南歌子拼音版/注音版
nán gē zǐ。
南歌子。
nà lán xìng dé。
纳兰性德。
cuì xiù níng hán báo,
翠袖凝寒薄,
lián yī rù yè kōng。
帘衣入夜空。
bìng róng fú qǐ yuè míng zhōng。
病容扶起月明中。
rě dé yī sī cán zhuàn,
惹得一丝残篆,
jiù xūn lóng。
旧薰笼。
àn jué huān qī guò,
暗觉欢期过,
yáo zhī bié hèn tóng。
遥知别恨同。
shū huā yǐ shì bù jīn fēng,
疏花已是不禁风,
nà gèng yè shēn qīng lù,
那更夜深清露,
shī chóu hóng。
湿愁红。
南歌子赏析
这首《南歌子》描写两地相思的情态。
上片写相思成疾,在月色中辗转难眠。入夜,帘幕里空空寂寂,他不在身旁,不免单寒凄冷。“翠袖凝寒薄”系用杜甫诗《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句意,杜诗写了一位为丈夫所遗弃的妇人自保贞洁的德操品行。这里用以描摹女主人公不胜清寒之貌,同时暗示她离居的忧伤,和对远人一往情深的盼望。“帘衣入夜空”,意境幽复美妙,直教人想起陆龟蒙的“画扇红弦相掩映,独看斜月下帘衣”:一位绝色女子,在月光之下,神色黯淡,思念归人。“病容扶起月明中”,清凉如水的夜晚,一人独自,身难暖,心亦寒,更何况扶病而起,想必是皎洁的月光下,她对镜自视,发现自己倏然憔悴许多,而此像憾模样,她又不想让远人看到,所以辗转反思,难以成眠,于是只好“病容扶起”,看那如水月色了。但夜已深了,篆香也将要燃尽,她还没有唾,独望残月后,她又凝视着旧时的薰笼,想起往日与他一起点燃熏笼的情景。“惹得”二字,精妙非常,似是说那淡白色的烟丝丝缭绕,分明是她对他的心,万般牵挂,不能割舍。
下片写约期已过,却不知为何对方没有回来。“暗觉欢期过,遥知别恨同”,首二句终于点明离别相思的题旨了。二人的欢期已经过了,但即便分离已久,她仍然知道,恋人和自己一样,都在思念着对方。接下三句表面意思是说,花朵已经稀疏冷落,不能禁受风吹,又怎么经得起夜深露重呢?于是经风著露,只落得个惨绿愁红。实际上,“疏花”是与上阕的“病容”相对应的,表面上谓花朵一片惨淡,实际上是说女子再也不能经受离愁别恨的折磨,否则就会憔悴红颜,写花写人,一语双关,情韵宛然。并以景结情,字面上说稀疏的花朵已禁不起风吹,更禁不起夜深时冰凉的露水,暗示着自己再也禁受不起这相思的折磨了。
在写作手法上,全从对方落笔,想象她那苦苦相思的情态。这种“衷感顽艳”的词风,确实颇有南唐后主李煜的遗风。
-
暂无!
清代政治人物、著名词人、学者,叶赫纳兰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时期重臣纳兰明珠长子。
纳兰容若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姑祖母孟古哲哲(金台石妹、清太祖努尔哈赤妃),姑表祖父清太宗皇太极(孟古哲哲子)。母英亲王阿济格(多尔衮亲兄)之女爱新觉罗氏,父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纳兰容若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纳兰性德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