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 []

城上高楼接大荒,愁思正茫茫。

乱飐芙蓉,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翻译文

登上高楼远眺,眼前一片荒凉,令人愁思无限。

四起,惊动了中荷;暴雨骤下,抽打着墙上的薜荔。

想起同遭贬逐的朋友,怎奈崇山密林,遮住了千里的目光,让我无法远望。

柳江曲折,又似那九回的愁肠,叫我更加郁闷。在这偏僻的蛮荒之地,就是互通音讯,也是困难重重。

网友补充:
    暂无!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拼音版/注音版

dēng liǔ zhōu chéng lóu jì zhāng tīng fēng lián sì zhōu。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liǔ zōng yuán。

柳宗元。

chéng shàng gāo lóu jiē dà huāng,

城上高楼接大荒,

hǎi tiān chóu sī zhèng máng máng。

海天愁思正茫茫。

jīng fēng luàn zhǎn fú róng shuǐ,

惊风乱飐芙蓉水,

mì yǔ xié qīn bì lì qiáng。

密雨斜侵薜荔墙。

lǐng shù zhòng zhē qiān lǐ mù,

岭树重遮千里目,

jiāng liú qū shì jiǔ huí cháng。

江流曲似九回肠。

gòng lái bǎi yuè wén shēn dì,

共来百越文身地,

yóu zì yīn shū zhì yī xiāng。

犹自音书滞一乡。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注释

柳州:今属广西。

漳:漳州。

汀:汀洲,今属福建。

封:封州。

连:连州,今属广东。《旧唐书·宪宗纪》:“乙酉(元和十年)三,以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今福建漳州)刺史,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今福建汀县)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今广东封川县)。御史中丞裴度以禹锡母老,请移近处,乃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接:连接。一说,目接,看到。

大荒: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

愁思:的愁思。

:急、狂。曹植《赠徐幹》:“惊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乱飐(zhǎn):吹动。《说文》:“吹浪动也。”芙蓉:指荷。崔豹《古今注·卷下》:“芙蓉,一名荷华,池泽中,实曰莲,之最秀异者。”沈德潜曰:“惊、密雨,言在此而意不在此。”

薜荔:一种蔓植物,也称木莲。

重遮:层层遮住。

千里目:这里指远眺的视线。

江:指柳江。

九回肠:愁肠九转,形容愁绪缠结难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肠一日而九回。”梁简文帝《应全诗》:“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回肠。”

共来:指和韩泰、韩华、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百越:即百粤,泛指五岭以南的少数民族。贾谊《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文身:身上文刺绣,古代有些民族有此习俗。文,通“纹”,用作动词。《庄子·逍遥游》:“越人断髮文身。”《淮南子·原道训》:“九嶷之南,陆事寡而事众,于是民人披髮文身,以象鳞虫。”

犹自:仍然是。

音书:音信。

滞:阻隔。

网友补充:
    暂无!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评析

此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创作并寄与际遇相同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的一首七律。诗中寄赠四位共患难而各一方的朋友,抒写思念朋友而难以见之意,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各一方,却有无法自抑的相思之苦。此外,“愁思”中亦当包括身世坎坷、世事莫测、仕途险恶之叹。诗人写雨侵颭、岭树遮挡,不仅仅是言自然现象,也蕴含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特点。

网友补充:
    暂无!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赏析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途跋涉,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第二联“惊乱飐芙蓉,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何碍于,而惊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不禁使诗人产联想,愁思弥漫。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中着盐,不见痕迹。

第三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友们的处境又是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对”的优点。

尾联从前联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馀韵袅袅,馀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网友补充:
    暂无!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辑评

廖文炳《唐诗鼓吹注解》:此子厚登城楼怀四人而作,首言登楼远望,阔连,愁思与之弥漫,不可纪极也。三四句唯“惊”,故云“乱颴”,唯“细雨”,故云“斜侵”,有雨萧条,触物兴怀意。至“岭树重遮”、“江流曲转”,益重相思之感矣。当时“共来百越”,意谓易于相见,今反音问疏隔,将何以慰所思哉?

查慎行《初白庵诗评》:(首二句)起势极高,与少陵'近高楼'两句同一手法。

沈德潜《唐诗别裁》:从高楼起,有百感交集之感惊、密雨,言在此而意不在此。

俞陛云《诗境浅说·丙编》:唐代韩柳齐名,皆遭屏逐。昌黎《蓝关》诗,见忠愤之气,子厚柳州诗,多哀怨之音。起笔音节高亮,登高四顾,有苍茫百感之慨。三、四言临芙蓉,覆墙薜荔,本有然之态,乃密雨惊横加侵袭,致嫣红翠,全失其度。以雨喻谗人之高张,以薜荔芙蓉喻贤人之摈斥,犹楚词之以兰蕙喻子,以雷雨喻摧残,寄慨遥深,不仅写登城所见也。五、六言岭树云遮,所思不见,临江迟客,肠转车轮。恋阙怀人之意,兼而有之。收句归到寄诸友本意,言同在瘴乡,已伤谪宦,况音书不达,雁渺鱼沉,愈悲孤寂矣。

网友补充:
    暂无!

柳宗元 - []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县)人,著名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柳宗元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