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司马迁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史记 · 十二本纪 · 殷本纪】

司马迁 - []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契。契而佐禹治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乙立,是为成汤。

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赦。”作汤征。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遇女鸠、女房,作女鸠女房。

汤出,见野张网四,祝曰:“自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汤曰:“格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命殛之。今女有众,女曰:‘我不恤我众,舍我啬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其柰何?’夏王率止众力,率夺夏国。众有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予一人致之罚,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僇女,无有攸赦。”以告令师,作汤誓。于是汤曰:“吾甚武。”号曰武王。

桀败于有娀之虚,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嵕,俘厥宝玉,义伯、仲伯作《典宝》。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报。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子位,平定内。

汤归至于泰卷陶,中垒作诰。既绌夏命,还亳,作汤诰:“维三,王自至于东郊。告诸侯群后:‘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农殖百谷。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帝乃弗予,有状。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在国,女毋我怨。’”以令诸侯。伊尹作咸有一德,咎单作明居。

汤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昼。

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适孙也,是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褒帝太甲,称太宗。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谷共于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而去。伊陟赞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

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迁于隞。河亶甲居相。祖乙迁于邢。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仲丁书阙不具。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为帝河亶甲。河亶甲时,殷复衰。

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帝祖乙立,殷复兴。巫贤任职。

祖乙崩,子帝祖辛立。帝祖辛崩,弟沃甲立,是为帝沃甲。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是为帝祖丁。帝祖丁崩,立弟沃甲之子南庚,是为帝南庚。帝南庚崩,立帝祖丁之子阳甲,是为帝阳甲。帝阳甲之时,殷衰。

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帝阳甲崩,弟盘庚立,是为帝盘庚。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下,法则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

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

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祖己乃训王曰:“唯监下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夭民,中绝其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既附命正厥德,乃曰其奈何。呜呼!王嗣敬民,罔非继,常祀毋礼于弃道。”武丁修政行德,下咸驩,殷道复兴。

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训。

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为帝甲。帝甲淫乱,殷复衰。

帝甲崩,子帝廪辛立。帝廪辛崩,弟庚丁立,是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

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神。与之博,令人为行。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昂而射之,命曰“射”。武乙猎于河渭之闲,暴雷,武乙震。子帝太丁立。帝太丁崩,子帝乙立。帝乙立,殷益衰。

帝乙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下谓之纣。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聚乐戏于沙丘,以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闲,为夜之饮。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彊,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王子比干谏,弗听。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及西伯伐饥国,灭之,纣之臣祖伊闻之而咎周,恐,奔告纣曰:“既讫我殷命,假人元龟,无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维王淫虐用自绝,故弃我,不有安食,不虞知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不欲丧,曰‘曷不降威,大命胡不至’?今王其柰何?”纣曰:“我不有命在乎!”祖伊反,曰:“纣不可谏矣。”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命。”乃复归。

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大)白旗。杀妲己。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说。于是周武王为子。其后世贬帝号,号为王。而封殷后为诸侯,属周。

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

太史公曰:余以颂次契之事,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孔子曰,殷路车为善,而色尚白。

简狄吞乙,是为殷祖。玄王启商,伊尹负俎。上开三,下献九主。旋师泰卷,继相臣扈。迁嚣圮耿,不常厥土。武乙无道,祸因射。帝辛淫乱,拒谏贼贤。九侯见醢,炮格兴焉。黄钺斯杖,白旗是悬。哀哉琼室,殷祀用迁!

【史记 · 十二本纪 · 殷本纪】翻译文

殷的始祖是契(xiè谢),他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娀(sōng松)氏的女儿,帝喾(kù酷)的次妃。简狄等三个人到河里去洗澡,看见燕子掉下一只蛋,简狄就拣来吞吃了,因而怀孕,下了契。契大成人后,帮助禹治有功,舜帝于是命令契说:“现在老百姓们不相亲爱,父子、臣、夫妇、幼、朋友之间五伦关系不顺,你去担任司徒,认真地施行五伦教育。施行五伦教育,要本着宽厚的原则。”契被封在商地,赐姓子。契在唐尧、虞舜、夏禹的时代兴起,为百姓做了许多事,功业昭著,百姓们因而得以安定。

之后,他的儿子昭明继位。昭明后,儿子相土继位。相土后,儿子昌若继位。昌若后,儿子曹圉(yǔ语)继位。曹圉后,儿子冥继位。冥后,儿子振继位。振后,儿子微继位。微后,儿子报丁继位。报丁后,儿子报乙继位。报乙后,儿子报丙继位。报丙后,儿子主壬继位。主壬后,儿子主癸继位。主癸后,儿子乙继位。这就是成汤。

从契到成汤,曾经八次迁都。到成汤时才又定居于亳,这是为了追随先王帝喾,重回故地。成汤为此写了《帝诰》,向帝喾报告迁都的情况。

成汤在夏朝为方伯(一方诸侯之),有权征讨邻近的诸侯。葛伯不祭祀鬼神,成汤首先征讨他。成汤说:“我说过这样的话:人照一照就能看出自己的形貌,看一看民众就可以知道国家治理得与不。”伊尹说:“英明啊!善言听得进去,道德才会进步。治理国家,抚育万民,凡是有德行做事的人都要任用为朝廷之官。努力吧,努力吧!”成汤对葛伯说:“你们不能敬顺命,我就要重重地惩罚你们,概不宽赦。”于是写下《汤征》,记载了征葛的情况。

伊尹名叫阿衡。阿衡想求见成汤而苦于没有门路,于是就去给有莘氏做陪嫁的男仆,背着饭锅砧板来见成汤,借着谈论烹调滋味的机会向成汤进言,劝说他实行王道。也有人说,伊尹本是个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隐士,成汤曾派人去聘迎他,前后去了五趟,他才答应前来归从,向成汤讲述了远古帝王及九类主的所做所为。成汤于是举用了他,委任他管理国政。伊尹曾经离开商汤到夏桀那里,因为看到夏桀无道,十分憎恶,所以又回到了商都亳。他从北门进城时,遇见了商汤的贤臣女(rǔ汝)鸠和女房,于是写下《女鸠》、《女房》,述说他离开夏桀重回商都时的心情。

成汤外出游猎,看见郊野四张着罗网,张网的人祝祷说:“愿从上来的,从地下来的,从四方来的,都进入我的罗网!”成汤听了说:“嗳,这样就把禽兽全部打光了!”于是把罗网撤去三,让张网的人祝祷说:“想往左边走的就往左边走,想向右边逃的就向右边逃。不听从命令的,就进我的罗网吧。”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说:“汤真是仁德到极点了,就连禽兽都受到了他的恩惠。”

就在这个时候,夏桀却施行暴政,荒淫无道,还有诸侯昆吾氏也起来作乱,商汤于是举兵,率领诸侯,由伊尹跟随。商汤亲自握着大斧指挥,先去讨伐昆吾,转而又去讨伐夏桀。商汤说:“来,你们众人,到这儿来,都仔细听着我的话:不是我个人敢于兴兵作乱,是因为夏桀犯下了很多的罪行。我虽然也听到你们说了一些抱怨的话,可是夏桀有罪啊,我畏惧上,不敢不去征伐。今夏桀犯下了那么多的罪行,是上命令我去惩罚他的。现在你们众人说:‘我们的国不体恤我们,抛开我们的农事不管,却要去征伐打仗。’你们或许还会问:‘夏桀有罪,他的罪行究竟怎么样?’夏桀臣大徭役,耗尽了夏国的民力;又重加盘剥,掠光了夏国的资财。夏国的民众都在怠工,不与他合作。他们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消灭,我宁愿和你一起灭亡’!夏王的德行已经到这种地步,现在我一定要去讨伐他!希望你们和我一起来奉行上降下的惩罚,我会重重地奖赏你们。你们不要怀疑,我绝不会说话不算数。果你们违抗我的誓言,我就要惩罚你们,概不宽赦!”商汤把这些话告诉传令官,写下了《汤誓》。当时商汤曾说“我很勇武”,因此号称武王。

夏桀在有娀氏旧地被打败,奔逃到鸣条,夏军就全军崩溃了。商汤乘胜追击,进攻忠于夏桀的三(zōng宗),缴获了他们的宝器珠玉,义伯、仲伯二臣写下了《典宝》,因为这是国家的固定财宝。商汤灭夏之后,想换掉夏的社神,可是社神是远古共公氏之子句龙,能平土,还没有谁比得上他,所以没有换成,于是写下《夏社》,说明夏社不可换的道理。伊尹向诸侯公布了这次大战的战绩,自此,诸侯全都听命归服了,商汤登上子之位,平定了下。

成汤班师回朝,途经泰卷时,中垒(huǐ悔)作了朝廷的诰命。汤废除了夏的政令,回到国都亳,作《汤诰》号令诸侯。《汤诰》这样记载:“三,殷王亲自到了东郊,向各诸侯国宣布:‘各位可不能不为民众谋立功业,要努力办你们的事情。否则,我就对你们严加惩办,那时可不要怪罪我。’又说:‘过去禹、皋陶期奔劳在外,为民众建立了功业,民众才得以安居乐业。当时他们东治理了江,北而治理了济河,西治理了黄河,南治理了淮河,这四条重要的河道治理了,万民才得以定居下来。后稷教导民众播种五谷,民众才知道种植各种庄稼。这三位古人都对民众有功,所以,他们的后代能够建国立业。也有另外的情况:从前蚩尤和他的大臣们在百姓中发动暴乱,上帝就不降福于他们,这样的事在历史上是有过的。先王的教诲,可不能不努力照办啊!’又说:‘你们当中果有谁干出违背道义的事,那就不允许他回国再当诸侯,那时你们也不要怨恨我。’”汤用这些话告诫了诸侯。这时,伊尹又作了《咸有一德》,说明臣都应该有纯一的品德;咎单作了《明居》,讲的是民众应该遵守的法则。

商汤临政之后,修改的历法,把夏历的寅为岁首改为丑为岁首,又改变了器物服饰的颜色,崇尚白色,在白举行朝会。

商汤逝世之后,因为太子太丁未能即位而早亡,就立太丁弟外丙为帝,这就是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逝世,立外丙的弟弟中壬为帝,这就是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逝世,伊尹就拥立太丁之子太甲为帝。太甲,是成汤的嫡孙,就是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为谏训太甲,作了《伊训》、《肆命》、《徂后》。

太甲帝临政三年之后,昏乱暴虐,违背了汤王的法度,败坏了德业,因此,伊尹把他流放到汤的葬地桐宫。此后的三年,伊尹代行政务,主持国事,朝会诸侯。

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悔过自责,重新向善,于是伊尹又迎接他回到朝廷,把政权交还给他。从此以后,太甲帝修养道德,诸侯都来归服,百姓也因此得以安宁。伊尹对太甲帝很赞赏,就作了《太甲训》三篇,赞扬帝太甲,称他为太宗。

太宗逝世后,儿子沃丁即位。沃丁临政的时候,伊尹去逝了。在亳地安葬了伊尹之后,为了用伊尹的事迹垂训后人,咎单作了《沃丁》。

沃丁逝世,他的弟弟太庚即位,这就是太庚帝。太庚逝世,儿子小甲即位;小甲帝逝世,弟弟雍已即位,这就是雍已帝。到了这个时候,殷朝的国势已经衰弱,有的诸侯就不来朝见了。

雍已逝世,他的弟弟太戊即位。这就是太戊帝。太戊任用伊陟(zhì治)为相。当时国都亳出现了桑树和楮(chǔ储)树合在朝堂上的怪异现象,一夜之间就得有一搂粗。太戊帝很害怕,就去向伊陟询问。伊陟对太戊帝说:“我曾经听说,妖异不能战胜有德行的人,会不会是您的政治有什么失误啊?希望您进一步修养德行。”太戊听从了伊陟的规谏,那怪树就枯而消失了。伊陟把这些话告诉了巫咸。巫咸治理朝政有成绩,写下《咸艾(yì义)》、《太戊》,记载了巫咸治理朝政的功绩,颂扬了太戊帝的从谏修德。太戊帝在太庙中称赞伊陟,说不能像对待其他臣下一样对待他。伊陟谦让不从,写下《原命》,为的是重新解释太戊之命。就这样,殷的国势再度兴盛,诸侯又来归服。因此,称太戊帝为中宗。

中宗逝世,儿子中丁继位。中丁帝迁都于隞(áo熬)。后来河亶(dàn旦)甲定都于相,祖乙又迁至邢。中丁帝逝世,他的弟弟外壬即位,这就是外壬帝。这些曾有《仲丁》加以记载,但现已残佚不存。外壬帝逝世后,他的弟弟河亶甲即位,这就是河亶甲帝。河亶甲时,殷朝国势再度衰弱。

河亶甲逝世,他的儿子祖乙即位。祖乙帝即位后,殷又兴盛起来,巫咸被任以重职。

祖乙逝世,他的儿子祖辛帝即位。祖辛帝逝世,他的弟弟沃甲即位,这就是沃甲帝。沃甲逝世,立沃甲之兄祖辛的儿子祖丁,这就是祖丁帝。祖丁逝世,立弟弟沃甲的儿子南庚,这就是南庚帝。南庚帝逝世,立祖丁帝的儿子阳甲,这就是阳甲帝。阳甲帝在位的时候,殷的国势衰弱了。

自中丁帝以来,废除嫡子继位制而拥立诸弟兄及诸弟兄的儿子,这些人有时为取得王位而互相争斗,造成了连续九代的混乱,因此,诸侯没有人再来朝见。

阳甲帝逝世,他的弟弟盘庚继位。盘庚即位时,殷朝已在黄河以北的奄地定都,盘庚渡过黄河,在黄河以南的亳定都,又回到成汤的故居。因为自汤到盘庚,这已是第五次迁移了,一直没有固定国都,所以殷朝的民众一个个怨声载道,不愿再受迁移之苦。盘庚见此情况,就告谕诸侯大臣说:“从前先王成汤和你们的祖辈们一起平定下,他们传下来的法度和准则应该遵循。果我们舍弃这些而不努力推行,那怎么能成就德业呢?”这样,最后才渡过黄河,南迁到亳,修缮了成汤的故宫,遵行成汤的政令。此后百姓们渐渐安定,殷朝的国势又一次兴盛起来。因为盘庚遵循了成汤的德政,诸侯也纷纷前来朝见了。

盘庚帝逝世,他的弟弟小辛即位,这就是小辛帝。小辛在位时,殷又衰弱了。百姓们思念盘庚,于是写下了《盘庚》三篇。小辛帝逝世以后,他的弟弟小乙即位,这就是小乙帝。

小乙帝逝世,他的儿子武丁即位。武丁帝即位后,想复兴殷朝,但一直没有找到称职的辅佑大臣。于是武丁三年不发表政见,政事由冢宰决定,自己审慎地观察国家的气。有一夜里他梦见得到一位圣人,名叫说(yuè悦)。白他按照梦中见到的形象观察群臣百官,没有一个像是那圣人。于是派百官到民间去四处寻找,终于在傅险找到了说。这时候,说正服刑役,在傅险修路,百官把说带来让武丁看,武丁说正是这个人。找到说之后,武丁和他交谈,发现果真是位贤圣之人,就举用他担任国相,殷国得到了很的治理。因而用傅险这个地名来作说的姓,管他叫傅说。

有一次武丁祭祀成汤,第二,有一只野鸡飞来登在鼎耳上鸣叫,武丁为此惊惧不安。祖己说:“大王不必担忧,先办政事。”祖己进一步开导武丁说:“上监察下民是着眼于他们的道义。上赐给人的寿运有,并不是上有意使人的寿运夭折,中途断送性命。有的人不遵循道德,不承认罪恶,等到上降下命令纠正他的德行了,他才想起来说‘怎么办’。唉,大王您继承王位,努力办民众的事,没有什么不符合意的,还要继续按常规祭祀,不要根据那些应该抛弃的邪道举行各种礼仪!”武丁听了祖己的劝谏,修行德政,全国上下都高兴,殷朝的国势又兴盛了。

武丁帝逝世,他的儿子祖庚帝即位。祖己赞赏武丁因为象征吉凶的野鸡出现而行德政,给他立庙,称为高宗,写下了《高宗肜(róng荣)日》和《高宗之训》。

祖庚帝逝世,他的弟弟祖甲即位,这就是甲帝。甲帝淫乱,殷朝再度衰落。

甲帝逝世,他的儿子廪辛即位。廪辛逝世,他的弟弟庚丁即位,这就是帝庚丁。庚丁逝世,他的儿子武乙即位,这时,殷都又从亳迁到了黄河以北。

武乙暴虐无道,曾经制作了一个木偶人,称它为神,跟它下棋赌输赢,让旁人替它下子。神输了,就侮辱它。又制作了一个皮革的囊袋,里血,仰射它,说这是“射”。有一次武乙到黄河和渭河之间去打猎,空中突然打雷,武乙被雷击。武乙后,他的儿子太丁帝即位。太丁帝逝世,他的儿子乙帝即位,乙帝即位时,殷朝更加衰落了。

乙帝的子叫微子启。启的母亲地位低贱,因而启不能继承帝位。乙帝的小儿子叫辛,辛的母亲是正王后,因而辛被立为继承人。乙帝逝世后,辛继位,这就是辛帝,下都管他叫“纣”,因为谥法上“纣”表示残义损善。

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的话语足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凭着才能在大臣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他嗜,放荡作乐,宠爱女人。他特别宠爱妲己,一切都听从妲己的。他让乐师涓为他制作了新的俗乐,北里舞曲,柔弱的歌。他加重赋税,把鹿台钱库的钱堆得的,把钜桥粮仓的粮食装得的。他多方搜集狗马和新奇的玩物,填了宫室,又扩建沙丘的园林楼台,捕捉大量的野兽飞鸟,放置在里。他对鬼神傲慢不敬。他招来大批戏乐,聚集在沙丘,用当做池,把肉悬挂起来当做树林,让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追逐戏闹,饮寻欢,通宵达旦。

此荒淫无度,百姓们怨恨他,诸侯有的也背叛了他。于是他就加重刑罚,设置了叫做炮格的酷刑,让人在涂油的铜柱上爬行,下点燃炭火,爬不动了就掉在炭火里。纣任用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个美丽的女儿,献给了纣,她不喜淫荡,纣大怒,杀了她,同时把九侯也施以醢(hǎi)刑,剁成肉酱。鄂侯极力强谏,争辩激烈,结果鄂侯也遭到脯(fǔ斧)刑,被制成肉干。西伯昌闻见此事,暗暗叹息。崇侯虎得知,向纣去告发,纣就把西伯囚禁在羑(yǒu有)里。西伯的僚臣闳(hóng宏)夭等人,找来了美女奇物和马献给纣,纣才释放了西伯。西伯从狱里出来之后,向纣献出洛以西的一片土地,请求废除炮格的酷刑。纣答允了他,并赐给他弓箭大斧,使他能够征伐其他诸侯,这样他就成了西部地区的诸侯之,就是西伯。纣任用费仲管理国家政事。费仲善于阿谀,贪图财利,殷国人因此不来亲近了。纣又任用恶来,恶来善于毁谤,喜进谗言,诸侯因此越发疏远了。

西伯回国,暗地里修养德行,推行善政,诸侯很多背叛了纣而来归服西伯。西伯的势力更加强大,纣因此渐渐丧失了权势。王子比干劝说纣,纣不听。商容是一个有才德的人,百姓们敬爱他,纣却黜免了他。等到西伯攻打饥国并把它灭掉了,纣的大臣祖伊听说后既怨恨周国,又非常害怕,于是跑到纣那里去报告说:“上已经断绝了我们殷国的寿运了。不管是能知吉凶的人预测,还是用大龟占卜,都没有一点征兆。我想并非是先王不帮助我们后人,而是大王您荒淫暴虐,以致自绝于,所以上才抛弃我们,使我们不得安食,而您既不揣度了解意,又不遵循常法。今我国的民众没有不希望殷国早早灭亡的,他们说:‘上为什么还不显示你的威灵?灭纣的命令为什么还不到来?’大王您今想怎么办呢?”纣说:“我下来做国,不就是奉受命吗?”祖伊回国后说:“纣已经无法规劝了!”西伯昌后,周武王率军东征,到达盟津时,诸侯背叛殷纣前来与武王会师的有八百国。诸侯们都说:“是讨伐纣的时候了!”周武王说:“你们不了解命。”于是又班师回国了。

纣更加淫乱,毫无止息。微子曾多次劝谏,纣都不听,微子就和太师、少师商量,然后逃离了殷国。比干却说:“给人家做臣子,不能不拚争谏。”就极力劝谏。纣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于是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观看。箕子见此情形很害怕,就假装疯癫去给人家当了奴隶。纣知道后又把箕子囚禁起来。殷国的太师、少师拿着祭器、乐器,急急逃到周国。周武王见时机已到,就率领诸侯讨伐殷纣。纣派出军队在牧野进行抵抗。周历二初五甲子那一,纣的军队被打败,纣仓皇逃进内城,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跑到火里自焚而。周武王赶到,砍下他的头,挂在太白旗竿上示众。周武王又处了妲己,释放了箕子,修缮了比干的坟墓,表彰了商容的里巷。封纣的儿子武庚禄父,让他承续殷的祭祀,并责令他施行盘庚的德政,殷的民众非常高兴。于是,周武王做了子。因为后世人贬低帝这个称号,所以称为王。封殷的后代为诸侯,隶属于周。

周武王逝世后,武庚和管叔、蔡叔联合叛乱,周成王命周公旦诛杀他们,而把微子封在宋国,来延续殷的后代。

太史公说:我是根据《诗经》中的《商颂》来编定契的事迹的,自成汤以来,很多史实材料采自《尚书》和《诗经》。契为子姓,他的后代被分封到各国,就以国为姓了,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等。孔子曾经说过,殷人的车子很,那个时代崇尚白色。

网友完善【史记 · 十二本纪 · 殷本纪】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史记 · 十二本纪 · 殷本纪】拼音版/注音版

shǐ jì shí èr běn jì yīn běn jì。

史记 · 十二本纪 · 殷本纪。

sī mǎ qiān。

司马迁。

yīn qì,

殷契,

mǔ yuē jiǎn dí,

母曰简狄,

yǒu sōng shì zhī nǚ,

有娀氏之女,

wèi dì kù cì fēi。

为帝喾次妃。

sān rén xíng yù,

三人行浴,

jiàn xuán niǎo duò qí luǎn,

见玄鸟堕其卵,

jiǎn dí qǔ tūn zhī,

简狄取吞之,

yīn yùn shēng qì。

因孕生契。

qì zhǎng ér zuǒ yǔ zhì shuǐ yǒu gōng。

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

dì shùn nǎi mìng qì yuē bǎi xìng bù qīn,

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

wǔ pǐn bù xùn,

五品不训,

rǔ wèi sī tú ér jìng fū wǔ jiào,

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

wǔ jiào zài kuān。

五教在宽。

fēng yú shāng,

”封于商,

cì xìng zi shì。

赐姓子氏。

qì xìng yú táng yú dà yǔ zhī jì,

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

gōng yè zhe yú bǎi xìng,

功业著于百姓,

bǎi xìng yǐ píng。

百姓以平。

qì zú,

契卒,

zi zhāo míng lì。

子昭明立。

zhāo míng zú,

昭明卒,

zi xiāng tǔ lì。

子相土立。

xiāng tǔ zú,

相土卒,

zi chāng ruò lì。

子昌若立。

chāng ruò zú,

昌若卒,

zi cáo yǔ lì。

子曹圉立。

cáo yǔ zú,

曹圉卒,

zi míng lì。

子冥立。

míng zú,

冥卒,

zi zhèn lì。

子振立。

zhèn zú,

振卒,

zi wēi lì。

子微立。

wēi zú,

微卒,

zi bào dīng lì。

子报丁立。

bào dīng zú,

报丁卒,

zi bào yǐ lì。

子报乙立。

bào yǐ zú,

报乙卒,

zi bào bǐng lì。

子报丙立。

bào bǐng zú,

报丙卒,

zi zhǔ rén lì。

子主壬立。

zhǔ rén zú,

主壬卒,

zi zhǔ guǐ lì。

子主癸立。

zhǔ guǐ zú,

主癸卒,

zi tiān yǐ lì,

子天乙立,

shì wèi chéng tāng。

是为成汤。

chéng tāng,

成汤,

zì qì zhì tāng bā qiān。

自契至汤八迁。

tāng shǐ jū bó,

汤始居亳,

cóng xiān wáng jū,

从先王居,

zuò dì gào。

作帝诰。

tāng zhēng zhū hóu。

汤征诸侯。

gé bó bù sì,

葛伯不祀,

tāng shǐ fá zhī。

汤始伐之。

tāng yuē yǔ yǒu yán rén shì shuǐ jiàn xíng,

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

shì mín zhī zhì bù。

视民知治不。

yī yǐn yuē míng zāi yán néng tīng,

”伊尹曰:“明哉!言能听,

dào nǎi jìn。

道乃进。

jūn guó zǐ mín,

君国子民,

wéi shàn zhě jiē zài wáng guān。

为善者皆在王官。

miǎn zāi,

勉哉,

miǎn zāi tāng yuē rǔ bù néng jìng mìng,

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

yǔ dà fá jí zhī,

予大罚殛之,

wú yǒu yōu shè。

无有攸赦。

zuò tāng zhēng。

”作汤征。

yī yǐn míng ā héng。

伊尹名阿衡。

ā héng yù jiān tāng ér wú yóu,

阿衡欲奸汤而无由,

nǎi wèi yǒu shēn shì yìng chén,

乃为有莘氏媵臣,

fù dǐng zǔ,

负鼎俎,

yǐ zī wèi shuō tāng,

以滋味说汤,

zhì yú wáng dào。

致于王道。

huò yuē,

或曰,

yī yǐn chǔ shì,

伊尹处士,

tāng shǐ rén pìn yíng zhī,

汤使人聘迎之,

wǔ fǎn rán hòu kěn wǎng cóng tāng,

五反然后肯往从汤,

yán sù wáng jí jiǔ zhǔ zhī shì。

言素王及九主之事。

tāng jǔ rèn yǐ guó zhèng。

汤举任以国政。

yī yǐn qù tāng shì xià。

伊尹去汤适夏。

jì chǒu yǒu xià,

既丑有夏,

fù guī yú bó。

复归于亳。

rù zì běi mén,

入自北门,

yù nǚ jiū nǚ fáng,

遇女鸠、女房,

zuò nǚ jiū nǚ fáng。

作女鸠女房。

tāng chū,

汤出,

jiàn yě zhāng wǎng sì miàn,

见野张网四面,

zhù yuē zì tiān xià sì fāng jiē rù wú wǎng。

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tāng yuē xī,

”汤曰:“嘻,

jǐn zhī yǐ nǎi qù qí sān miàn,

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zhù yuē yù zuǒ,

祝曰:“欲左,

zuǒ。

左。

yù yòu,

欲右,

yòu。

右。

bù yòng mìng,

不用命,

nǎi rù wú wǎng。

乃入吾网。

zhū hóu wén zhī,

”诸侯闻之,

yuē tāng dé zhì yǐ,

曰:“汤德至矣,

jí qín shòu。

及禽兽。

dàng shì shí,

” 当是时,

xià jié wèi nüè zhèng yín huāng,

夏桀为虐政淫荒,

ér zhū hóu kūn wú shì wèi luàn。

而诸侯昆吾氏为乱。

tāng nǎi xīng shī lǜ zhū hóu,

汤乃兴师率诸侯,

yī yǐn cóng tāng,

伊尹从汤,

tāng zì bǎ yuè yǐ fá kūn wú,

汤自把钺以伐昆吾,

suì fá jié。

遂伐桀。

tāng yuē gé nǚ zhòng shù,

汤曰:“格女众庶,

lái,

来,

nǚ xī tīng zhèn yán。

女悉听朕言。

fěi tái xiǎo zi gǎn xíng jǔ luàn,

匪台小子敢行举乱,

yǒu xià duō zuì,

有夏多罪,

yǔ wéi wén nǚ zhòng yán,

予维闻女众言,

xià shì yǒu zuì。

夏氏有罪。

yǔ wèi shàng dì,

予畏上帝,

bù gǎn bù zhèng。

不敢不正。

jīn xià duō zuì,

今夏多罪,

tiān mìng jí zhī。

天命殛之。

jīn nǚ yǒu zhòng,

今女有众,

nǚ yuē wǒ jūn bù xù wǒ zhòng,

女曰:‘我君不恤我众,

shě wǒ sè shì ér gē zhèng。

舍我啬事而割政。

nǚ qí yuē yǒu zuì,

’女其曰:‘有罪,

qí nài hé xià wáng lǜ zhǐ zhòng lì,

其柰何?’夏王率止众力,

lǜ duó xià guó。

率夺夏国。

zhòng yǒu lǜ dài bù hé,

众有率怠不和,

yuē shì rì hé shí sàng yǔ yǔ nǚ jiē wáng xià dé ruò zī,

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

jīn zhèn bì wǎng。

今朕必往。

ěr shàng jí yǔ yī rén zhì tiān zhī fá,

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

yǔ qí dà lǐ nǚ。

予其大理女。

nǚ wú bù xìn,

女毋不信,

zhèn bù shí yán。

朕不食言。

nǚ bù cóng shì yán,

女不从誓言,

yǔ zé tǎng lù nǚ,

予则帑僇女,

wú yǒu yōu shè。

无有攸赦。

yǐ gào lìng shī,

”以告令师,

zuò tāng shì。

作汤誓。

yú shì tāng yuē wú shén wǔ。

于是汤曰:“吾甚武。

hào yuē wǔ wáng。

”号曰武王。

jié bài yú yǒu sōng zhī xū,

桀败于有娀之虚,

jié bēn yú míng tiáo,

桀奔于鸣条,

xià shī bài jī。

夏师败绩。

tāng suì fá sān zōng,

汤遂伐三嵕,

fú jué bǎo yù,

俘厥宝玉,

yì bó zhòng bó zuò diǎn bǎo。

义伯、仲伯作《典宝》。

tāng jì shèng xià,

汤既胜夏,

yù qiān qí shè,

欲迁其社,

bù kě,

不可,

zuò xià shè。

作夏社。

yī yǐn bào。

伊尹报。

yú shì zhū hóu bì fú,

于是诸侯毕服,

tāng nǎi jiàn tiān zǐ wèi,

汤乃践天子位,

píng dìng hǎi nèi。

平定海内。

tāng guī zhì yú tài juǎn táo,

汤归至于泰卷陶,

zhōng lěi zuò gào。

中垒作诰。

jì chù xià mìng,

既绌夏命,

hái bó,

还亳,

zuò tāng gào wéi sān yuè,

作汤诰:“维三月,

wáng zì zhì yú dōng jiāo。

王自至于东郊。

gào zhū hóu qún hòu wú bù yǒu gōng yú mín,

告诸侯群后:‘毋不有功于民,

qín lì nǎi shì。

勤力乃事。

yǔ nǎi dà fá jí nǚ,

予乃大罚殛女,

wú yǔ yuàn。

毋予怨。

yuē gǔ yǔ gāo yáo jiǔ láo yú wài,

’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

qí yǒu gōng hū mín,

其有功乎民,

mín nǎi yǒu ān。

民乃有安。

dōng wèi jiāng,

东为江,

běi wèi jì,

北为济,

xī wèi hé,

西为河,

nán wèi huái,

南为淮,

sì dú yǐ xiū,

四渎已修,

wàn mín nǎi yǒu jū。

万民乃有居。

hòu jì jiàng bō,

后稷降播,

nóng zhí bǎi gǔ。

农殖百谷。

sān gōng xián yǒu gōng yú mín,

三公咸有功于民,

gù hòu yǒu lì。

故后有立。

xī chī yóu yǔ qí dài fū zuò luàn bǎi xìng,

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

dì nǎi fú yǔ,

帝乃弗予,

yǒu zhuàng。

有状。

xiān wáng yán bù kě bù miǎn。

先王言不可不勉。

yuē bù dào,

’曰:‘不道,

wú zhī zài guó,

毋之在国,

nǚ wú wǒ yuàn。

女毋我怨。

yǐ lìng zhū hóu。

’”以令诸侯。

yī yǐn zuò xián yǒu yī dé,

伊尹作咸有一德,

jiù dān zuò míng jū。

咎单作明居。

tāng nǎi gǎi zhēng shuò,

汤乃改正朔,

yì fú sè,

易服色,

shàng bái,

上白,

cháo huì yǐ zhòu。

朝会以昼。

tāng bēng,

汤崩,

tài zǐ tài dīng wèi lì ér zú,

太子太丁未立而卒,

yú shì nǎi lì tài dīng zhī dì wài bǐng,

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

shì wèi dì wài bǐng。

是为帝外丙。

dì wài bǐng jí wèi sān nián,

帝外丙即位三年,

bēng,

崩,

lì wài bǐng zhī dì zhōng rén,

立外丙之弟中壬,

shì wèi dì zhōng rén。

是为帝中壬。

dì zhōng rén jí wèi sì nián,

帝中壬即位四年,

bēng,

崩,

yī yǐn nǎi lì tài dīng zhī zǐ tài jiǎ。

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

tài jiǎ,

太甲,

chéng tāng shì zhǎng sūn yě,

成汤适长孙也,

shì wèi dì tài jiǎ。

是为帝太甲。

dì tài jiǎ yuán nián,

帝太甲元年,

yī yǐn zuò yī xùn,

伊尹作伊训,

zuò sì mìng,

作肆命,

zuò cú hòu。

作徂后。

dì tài jiǎ jì lì sān nián,

帝太甲既立三年,

bù míng,

不明,

bào nüè,

暴虐,

bù zūn tāng fǎ,

不遵汤法,

luàn dé,

乱德,

yú shì yī yǐn fàng zhī yú tóng gōng。

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

sān nián,

三年,

yī yǐn shè xíng zhèng dāng guó,

伊尹摄行政当国,

yǐ cháo zhū hóu。

以朝诸侯。

dì tài jiǎ jū tóng gōng sān nián,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

huǐ guò zì zé,

悔过自责,

fǎn shàn,

反善,

yú shì yī yǐn nǎi yíng dì tài jiǎ ér shòu zhī zhèng。

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

dì tài jiǎ xiū dé,

帝太甲修德,

zhū hóu xián guī yīn,

诸侯咸归殷,

bǎi xìng yǐ níng。

百姓以宁。

yī yǐn jiā zhī,

伊尹嘉之,

nǎi zuò tài jiǎ xùn sān piān,

乃作太甲训三篇,

bāo dì tài jiǎ,

褒帝太甲,

chēng tài zōng。

称太宗。

tài zōng bēng,

太宗崩,

zi wò dīng lì。

子沃丁立。

dì wò dīng zhī shí,

帝沃丁之时,

yī yǐn zú。

伊尹卒。

jì zàng yī yǐn yú bó,

既葬伊尹于亳,

jiù dān suì xùn yī yǐn shì,

咎单遂训伊尹事,

zuò wò dīng。

作沃丁。

wò dīng bēng,

沃丁崩,

dì tài gēng lì,

弟太庚立,

shì wèi dì tài gēng。

是为帝太庚。

dì tài gēng bēng,

帝太庚崩,

zi dì xiǎo jiǎ lì。

子帝小甲立。

dì xiǎo jiǎ bēng,

帝小甲崩,

dì yōng jǐ lì,

弟雍己立,

shì wèi dì yōng jǐ。

是为帝雍己。

yīn dào shuāi,

殷道衰,

zhū hóu huò bù zhì。

诸侯或不至。

dì yōng jǐ bēng,

帝雍己崩,

dì tài wù lì,

弟太戊立,

shì wèi dì tài wù。

是为帝太戊。

dì tài wù lì yī zhì wèi xiāng。

帝太戊立伊陟为相。

bó yǒu xiáng sāng gǔ gòng shēng yú cháo,

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

yī mù dà gǒng。

一暮大拱。

dì tài wù jù,

帝太戊惧,

wèn yī zhì。

问伊陟。

yī zhì yuē chén wén yāo bù shèng dé,

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

dì zhī zhèng qí yǒu quē yǔ dì qí xiū dé。

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修德。

tài wù cóng zhī,

”太戊从之,

ér xiáng sāng kū sǐ ér qù。

而祥桑枯死而去。

yī zhì zàn yán yú wū xián。

伊陟赞言于巫咸。

wū xián zhì wáng jiā yǒu chéng,

巫咸治王家有成,

zuò xián ài,

作咸艾,

zuò tài wù。

作太戊。

dì tài wù zàn yī zhì yú miào,

帝太戊赞伊陟于庙,

yán fú chén,

言弗臣,

yī zhì ràng,

伊陟让,

zuò yuán mìng。

作原命。

yīn fù xīng,

殷复兴,

zhū hóu guī zhī,

诸侯归之,

gù chēng zhōng zōng。

故称中宗。

zhōng zōng bēng,

中宗崩,

zi dì zhōng dīng lì。

子帝中丁立。

dì zhōng dīng qiān yú áo。

帝中丁迁于隞。

hé dǎn jiǎ jū xiāng。

河亶甲居相。

zǔ yǐ qiān yú xíng。

祖乙迁于邢。

dì zhōng dīng bēng,

帝中丁崩,

dì wài rén lì,

弟外壬立,

shì wèi dì wài rén。

是为帝外壬。

zhòng dīng shū quē bù jù。

仲丁书阙不具。

dì wài rén bēng,

帝外壬崩,

dì hé dǎn jiǎ lì,

弟河亶甲立,

shì wèi dì hé dǎn jiǎ。

是为帝河亶甲。

hé dǎn jiǎ shí,

河亶甲时,

yīn fù shuāi。

殷复衰。

hé dǎn jiǎ bēng,

河亶甲崩,

zi dì zǔ yǐ lì。

子帝祖乙立。

dì zǔ yǐ lì,

帝祖乙立,

yīn fù xīng。

殷复兴。

wū xián rèn zhí。

巫贤任职。

zǔ yǐ bēng,

祖乙崩,

zi dì zǔ xīn lì。

子帝祖辛立。

dì zǔ xīn bēng,

帝祖辛崩,

dì wò jiǎ lì,

弟沃甲立,

shì wèi dì wò jiǎ。

是为帝沃甲。

dì wò jiǎ bēng,

帝沃甲崩,

lì wò jiǎ xiōng zǔ xīn zhī zǐ zǔ dīng,

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

shì wèi dì zǔ dīng。

是为帝祖丁。

dì zǔ dīng bēng,

帝祖丁崩,

lì dì wò jiǎ zhī zǐ nán gēng,

立弟沃甲之子南庚,

shì wèi dì nán gēng。

是为帝南庚。

dì nán gēng bēng,

帝南庚崩,

lì dì zǔ dīng zhī zǐ yáng jiǎ,

立帝祖丁之子阳甲,

shì wèi dì yáng jiǎ。

是为帝阳甲。

dì yáng jiǎ zhī shí,

帝阳甲之时,

yīn shuāi。

殷衰。

zì zhōng dīng yǐ lái,

自中丁以来,

fèi shì ér gèng lì zhū dì zǐ,

废适而更立诸弟子,

dì zǐ huò zhēng xiāng dài lì,

弟子或争相代立,

bǐ jiǔ shì luàn,

比九世乱,

yú shì zhū hóu mò cháo。

于是诸侯莫朝。

dì yáng jiǎ bēng,

帝阳甲崩,

dì pán gēng lì,

弟盘庚立,

shì wèi dì pán gēng。

是为帝盘庚。

dì pán gēng zhī shí,

帝盘庚之时,

yīn yǐ dōu hé běi,

殷已都河北,

pán gēng dù hé nán,

盘庚渡河南,

fù jū chéng tāng zhī gù jū,

复居成汤之故居,

nǎi wǔ qiān,

乃五迁,

wú dìng chù。

无定处。

yīn mín zī xū jiē yuàn,

殷民咨胥皆怨,

bù yù xǐ。

不欲徙。

pán gēng nǎi gào yù zhū hóu dà chén yuē xī gāo hòu chéng tāng yǔ ěr zhī xiān zǔ jù dìng tiān xià,

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

fǎ zé kě xiū。

法则可修。

shě ér fú miǎn,

舍而弗勉,

hé yǐ chéng dé nǎi suì shè hé nán,

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

zhì bó,

治亳,

xíng tāng zhī zhèng,

行汤之政,

rán hòu bǎi xìng yóu níng,

然后百姓由宁,

yīn dào fù xīng。

殷道复兴。

zhū hóu lái zhāo,

诸侯来朝,

yǐ qí zūn chéng tāng zhī dé yě。

以其遵成汤之德也。

dì pán gēng bēng,

帝盘庚崩,

dì xiǎo xīn lì,

弟小辛立,

shì wèi dì xiǎo xīn。

是为帝小辛。

dì xiǎo xīn lì,

帝小辛立,

yīn fù shuāi。

殷复衰。

bǎi xìng sī pán gēng,

百姓思盘庚,

nǎi zuò pán gēng sān piān。

乃作盘庚三篇。

dì xiǎo xīn bēng,

帝小辛崩,

dì xiǎo yǐ lì,

弟小乙立,

shì wèi dì xiǎo yǐ。

是为帝小乙。

dì xiǎo yǐ bēng,

帝小乙崩,

zi dì wǔ dīng lì。

子帝武丁立。

dì wǔ dīng jí wèi,

帝武丁即位,

sī fù xīng yīn,

思复兴殷,

ér wèi dé qí zuǒ。

而未得其佐。

sān nián bù yán,

三年不言,

zhèng shì jué dìng yú zhǒng zǎi,

政事决定于冢宰,

yǐ guān guó fēng。

以观国风。

wǔ dīng yè mèng dé shèng rén,

武丁夜梦得圣人,

míng yuē shuō。

名曰说。

yǐ mèng suǒ jiàn shì qún chén bǎi lì,

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

jiē fēi yě。

皆非也。

yú shì nǎi shǐ bǎi gōng yíng qiú zhī yě,

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

dé shuō yú fù xiǎn zhōng。

得说于傅险中。

shì shí shuō wèi xū mí,

是时说为胥靡,

zhù yú fù xiǎn。

筑于傅险。

jiàn yú wǔ dīng,

见于武丁,

wǔ dīng yuē shì yě。

武丁曰是也。

dé ér yǔ zhī yǔ,

得而与之语,

guǒ shèng rén,

果圣人,

jǔ yǐ wéi xiāng,

举以为相,

yīn guó dà zhì。

殷国大治。

gù suì yǐ fù xiǎn xìng zhī,

故遂以傅险姓之,

hào yuē fù shuō。

号曰傅说。

dì wǔ dīng jì chéng tāng,

帝武丁祭成汤,

míng rì,

明日,

yǒu fēi zhì dēng dǐng ěr ér xǔ,

有飞雉登鼎耳而呴,

wǔ dīng jù。

武丁惧。

zǔ jǐ yuē wáng wù yōu,

祖己曰:“王勿忧,

xiān xiū zhèng shì。

先修政事。

zǔ jǐ nǎi xùn wáng yuē wéi tiān jiàn xià diǎn jué yì,

”祖己乃训王曰:“唯天监下典厥义,

jiàng nián yǒu yǒng yǒu bù yǒng,

降年有永有不永,

fēi tiān yāo mín,

非天夭民,

zhōng jué qí mìng。

中绝其命。

mín yǒu bù ruò dé,

民有不若德,

bù tīng zuì,

不听罪,

tiān jì fù mìng zhèng jué dé,

天既附命正厥德,

nǎi yuē qí nài hé。

乃曰其奈何。

wū hū wáng sì jìng mín,

呜呼!王嗣敬民,

wǎng fēi tiān jì,

罔非天继,

cháng sì wú lǐ yú qì dào。

常祀毋礼于弃道。

wǔ dīng xiū zhèng xíng dé,

”武丁修政行德,

tiān xià xián huān,

天下咸驩,

yīn dào fù xīng。

殷道复兴。

dì wǔ dīng bēng,

帝武丁崩,

zi dì zǔ gēng lì。

子帝祖庚立。

zǔ jǐ jiā wǔ dīng zhī yǐ xiáng zhì wèi dé,

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

lì qí miào wèi gāo zōng,

立其庙为高宗,

suì zuò gāo zōng róng rì jí xùn。

遂作高宗肜日及训。

dì zǔ gēng bēng,

帝祖庚崩,

dì zǔ jiǎ lì,

弟祖甲立,

shì wèi dì jiǎ。

是为帝甲。

dì jiǎ yín luàn,

帝甲淫乱,

yīn fù shuāi。

殷复衰。

dì jiǎ bēng,

帝甲崩,

zi dì lǐn xīn lì。

子帝廪辛立。

dì lǐn xīn bēng,

帝廪辛崩,

dì gēng dīng lì,

弟庚丁立,

shì wèi dì gēng dīng。

是为帝庚丁。

dì gēng dīng bēng,

帝庚丁崩,

zi dì wǔ yǐ lì。

子帝武乙立。

yīn fù qù bó,

殷复去亳,

xǐ hé běi。

徙河北。

dì wǔ yǐ wú dào,

帝武乙无道,

wèi ǒu rén,

为偶人,

wèi zhī tiān shén。

谓之天神。

yǔ zhī bó,

与之博,

lìng rén wéi xíng。

令人为行。

tiān shén bù shèng,

天神不胜,

nǎi lù rǔ zhī。

乃僇辱之。

wèi gé náng,

为革囊,

shèng xuè,

盛血,

áng ér shè zhī,

昂而射之,

mìng yuē shè tiān。

命曰“射天”。

wǔ yǐ liè yú hé wèi zhī xián,

武乙猎于河渭之闲,

bào léi,

暴雷,

wǔ yǐ zhèn sǐ。

武乙震死。

zi dì tài dīng lì。

子帝太丁立。

dì tài dīng bēng,

帝太丁崩,

zi dì yǐ lì。

子帝乙立。

dì yǐ lì,

帝乙立,

yīn yì shuāi。

殷益衰。

dì yǐ zhǎng zǐ yuē wēi zǐ qǐ,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

qǐ mǔ jiàn,

启母贱,

bù dé sì。

不得嗣。

shǎo zǐ xīn,

少子辛,

xīn mǔ zhèng hòu,

辛母正后,

xīn wèi sì。

辛为嗣。

dì yǐ bēng,

帝乙崩,

zi xīn lì,

子辛立,

shì wèi dì xīn,

是为帝辛,

tiān xià wèi zhī zhòu。

天下谓之纣。

dì zhòu zī biàn jié jí,

帝纣资辨捷疾,

wén jiàn shén mǐn cái lì guò rén,

闻见甚敏;材力过人,

shǒu gé měng shòu zhī zú yǐ jù jiàn,

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

yán zú yǐ shì fēi jīn rén chén yǐ néng,

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

gāo tiān xià yǐ shēng,

高天下以声,

yǐ wéi jiē chū jǐ zhī xià。

以为皆出己之下。

hǎo jiǔ yín lè,

好酒淫乐,

bì yú fù rén。

嬖于妇人。

ài dá jǐ,

爱妲己,

dá jǐ zhī yán shì cóng。

妲己之言是从。

yú shì shǐ shī juān zuò xīn yín shēng,

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

běi lǐ zhī wǔ,

北里之舞,

mǐ mǐ zhī yuè。

靡靡之乐。

hòu fù shuì yǐ shí lù tái zhī qián,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

ér yíng jù qiáo zhī sù。

而盈钜桥之粟。

yì shōu gǒu mǎ qí wù,

益收狗马奇物,

chōng rèn gōng shì。

充仞宫室。

yì guǎng shā qiū yuàn tái,

益广沙丘苑台,

duō qǔ yě shòu fēi niǎo zhì qí zhōng。

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

màn yú guǐ shén。

慢于鬼神。

dà jù lè xì yú shā qiū,

大聚乐戏于沙丘,

yǐ jiǔ wèi chí,

以酒为池,

xiàn ròu wèi lín,

县肉为林,

shǐ nán nǚ luǒ xiāng zhú qí xián,

使男女裸相逐其闲,

wèi cháng yè zhī yǐn。

为长夜之饮。

bǎi xìng yuàn wàng ér zhū hóu yǒu pàn zhě,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

yú shì zhòu nǎi zhòng xíng pì,

于是纣乃重刑辟,

yǒu páo gé zhī fǎ。

有炮格之法。

yǐ xī bó chāng jiǔ hóu è hóu wèi sān gōng。

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

jiǔ hóu yǒu hǎo nǚ,

九侯有好女,

rù zhī zhòu。

入之纣。

jiǔ hóu nǚ bù xǐ yín,

九侯女不喜淫,

zhòu nù,

纣怒,

shā zhī,

杀之,

ér hǎi jiǔ hóu。

而醢九侯。

è hóu zhēng zhī jiàng,

鄂侯争之彊,

biàn zhī jí,

辨之疾,

bìng pú è hóu。

并脯鄂侯。

xī bó chāng wén zhī,

西伯昌闻之,

qiè tàn。

窃叹。

chóng hóu hǔ zhī zhī,

崇侯虎知之,

yǐ gào zhòu,

以告纣,

zhòu qiú xī bó yǒu lǐ。

纣囚西伯羑里。

xī bó zhī chén hóng yāo zhī tú,

西伯之臣闳夭之徒,

qiú měi nǚ qí wù shàn mǎ yǐ xiàn zhòu,

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

zhòu nǎi shè xī bó。

纣乃赦西伯。

xī bó chū ér xiàn luò xī zhī dì,

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

yǐ qǐng chú páo gé zhī xíng。

以请除炮格之刑。

zhòu nǎi xǔ zhī,

纣乃许之,

cì gōng shǐ fǔ yuè,

赐弓矢斧钺,

shǐ de zhēng fá,

使得征伐,

wèi xī bó。

为西伯。

ér yòng fèi zhōng wéi zhèng。

而用费中为政。

fèi zhōng shàn yú,

费中善谀,

hǎo lì,

好利,

yīn rén fú qīn。

殷人弗亲。

zhòu yòu yòng è lái。

纣又用恶来。

è lái shàn huǐ chán,

恶来善毁谗,

zhū hóu yǐ cǐ yì shū。

诸侯以此益疏。

xī bó guī,

西伯归,

nǎi yīn xiū dé xíng shàn,

乃阴修德行善,

zhū hóu duō pàn zhòu ér wǎng guī xī bó。

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

xī bó zī dà,

西伯滋大,

zhòu yóu shì shāo shī quán zhòng。

纣由是稍失权重。

wáng zǐ bǐ gàn jiàn,

王子比干谏,

fú tīng。

弗听。

shāng róng xián zhě,

商容贤者,

bǎi xìng ài zhī,

百姓爱之,

zhòu fèi zhī。

纣废之。

jí xī bó fá jī guó,

及西伯伐饥国,

miè zhī,

灭之,

zhòu zhī chén zǔ yī wén zhī ér jiù zhōu,

纣之臣祖伊闻之而咎周,

kǒng,

恐,

bēn gào zhòu yuē tiān jì qì wǒ yīn mìng,

奔告纣曰:“天既讫我殷命,

jiǎ rén yuán guī,

假人元龟,

wú gǎn zhī jí,

无敢知吉,

fēi xiān wáng bù xiāng wǒ hòu rén,

非先王不相我后人,

wéi wáng yín nüè yòng zì jué,

维王淫虐用自绝,

gù tiān qì wǒ,

故天弃我,

bù yǒu ān shí,

不有安食,

bù yú zhī tiān xìng,

不虞知天性,

bù dí lǜ diǎn。

不迪率典。

jīn wǒ mín wǎng bù yù sàng,

今我民罔不欲丧,

yuē tiān hé bù jiàng wēi,

曰‘天曷不降威,

dà mìng hú bù zhì jīn wáng qí nài hé zhòu yuē wǒ shēng bù yǒu mìng zài tiān hū zǔ yī fǎn,

大命胡不至’?今王其柰何?”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反,

yuē zhòu bù kě jiàn yǐ。

曰:“纣不可谏矣。

xī bó jì zú,

”西伯既卒,

zhōu wǔ wáng zhī dōng fá,

周武王之东伐,

zhì méng jīn,

至盟津,

zhū hóu pàn yīn huì zhōu zhě bā bǎi。

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

zhū hóu jiē yuē zhòu kě fá yǐ。

诸侯皆曰:“纣可伐矣。

wǔ wáng yuē ěr wèi zhī tiān mìng。

”武王曰:“尔未知天命。

nǎi fù guī。

”乃复归。

zhòu yù yín luàn bù zhǐ。

纣愈淫乱不止。

wēi zǐ shù jiàn bù tīng,

微子数谏不听,

nǎi yǔ dà shī shǎo shī móu,

乃与大师、少师谋,

suì qù。

遂去。

bǐ gàn yuē wéi rén chén zhě,

比干曰:“为人臣者,

bù dé bù yǐ sǐ zhēng。

不得不以死争。

nǎi qiáng jiàn zhòu。

”乃强谏纣。

zhòu nù yuē wú wén shèng rén xīn yǒu qī qiào。

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

pōu bǐ gàn,

”剖比干,

guān qí xīn。

观其心。

jī zǐ jù,

箕子惧,

nǎi xiáng kuáng wèi nú,

乃详狂为奴,

zhòu yòu qiú zhī。

纣又囚之。

yīn zhī dà shī shǎo shī nǎi chí qí jì yuè qì bēn zhōu。

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

zhōu wǔ wáng yú shì suì lǜ zhū hóu fá zhòu。

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

zhòu yì fā bīng jù zhī mù yě。

纣亦发兵距之牧野。

jiǎ zǐ rì,

甲子日,

zhòu bīng bài。

纣兵败。

zhòu zǒu rù,

纣走入,

dēng lù tái,

登鹿台,

yī qí bǎo yù yī,

衣其宝玉衣,

fù huǒ ér sǐ。

赴火而死。

zhōu wǔ wáng suì zhǎn zhòu tóu,

周武王遂斩纣头,

xiàn zhī dà bái qí。

县之(大)白旗。

shā dá jǐ。

杀妲己。

shì jī zǐ zhī qiú,

释箕子之囚,

fēng bǐ gàn zhī mù,

封比干之墓,

biǎo shāng róng zhī lǘ。

表商容之闾。

fēng zhòu zi wǔ gēng lù fù,

封纣子武庚、禄父,

yǐ xù yīn sì,

以续殷祀,

lìng xiū xíng pán gēng zhī zhèng。

令修行盘庚之政。

yīn mín dà yuè。

殷民大说。

yú shì zhōu wǔ wáng wèi tiān zǐ。

于是周武王为天子。

qí hòu shì biǎn dì hào,

其后世贬帝号,

hào wèi wáng。

号为王。

ér fēng yīn hòu wèi zhū hóu,

而封殷后为诸侯,

shǔ zhōu。

属周。

zhōu wǔ wáng bēng,

周武王崩,

wǔ gēng yǔ guǎn shū cài shū zuò luàn,

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

chéng wáng mìng zhōu gōng zhū zhī,

成王命周公诛之,

ér lì wēi zǐ yú sòng,

而立微子于宋,

yǐ xù yīn hòu yān。

以续殷后焉。

tài shǐ gōng yuē yú yǐ sòng cì qì zhī shì,

太史公曰:余以颂次契之事,

zì chéng tāng yǐ lái,

自成汤以来,

cǎi yú shū shī。

采于书诗。

qì wèi zi xìng,

契为子姓,

qí hòu fēn fēng,

其后分封,

yǐ guó wèi xìng,

以国为姓,

yǒu yīn shì lái shì sòng shì kōng tóng shì zhì shì běi yīn shì mù yí shì。

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

kǒng zǐ yuē,

孔子曰,

yīn lù chē wéi shàn,

殷路车为善,

ér sè shàng bái。

而色尚白。

jiǎn dí tūn yǐ,

简狄吞乙,

shì wèi yīn zǔ。

是为殷祖。

xuán wáng qǐ shāng,

玄王启商,

yī yǐn fù zǔ。

伊尹负俎。

shàng kāi sān miàn,

上开三面,

xià xiàn jiǔ zhǔ。

下献九主。

xuán shī tài juǎn,

旋师泰卷,

jì xiāng chén hù。

继相臣扈。

qiān xiāo pǐ gěng,

迁嚣圮耿,

bù cháng jué tǔ。

不常厥土。

wǔ yǐ wú dào,

武乙无道,

huò yīn shè tiān。

祸因射天。

dì xīn yín luàn,

帝辛淫乱,

jù jiàn zéi xián。

拒谏贼贤。

jiǔ hóu jiàn hǎi,

九侯见醢,

páo gé xìng yān。

炮格兴焉。

huáng yuè sī zhàng,

黄钺斯杖,

bái qí shì xuán。

白旗是悬。

āi zāi qióng shì,

哀哉琼室,

yīn sì yòng qiān。

殷祀用迁!。

【史记 · 十二本纪 · 殷本纪】注释

暂无注译

网友完善【史记 · 十二本纪 · 殷本纪】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史记 · 十二本纪 · 殷本纪】评析

《殷本纪》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约600年时间。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号。其后裔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首都没有再变化过,故又以称“殷朝”或“殷商”。二十世纪初,王国维通过甲骨研究,佐证了《殷本纪》的可信性。

网友完善【史记 · 十二本纪 · 殷本纪】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史记 · 十二本纪 · 殷本纪】赏析

暂无赏析

网友完善【史记 · 十二本纪 · 殷本纪】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史记 · 十二本纪 · 殷本纪】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史记 · 十二本纪 · 殷本纪】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司马迁 - []

司马迁,字子,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史记 · 十二本纪 · 殷本纪|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司马迁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