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四卷 · 公孙丑下 · 第十三节 拼音版/注音版
mèng zǐ dì sì juǎn gōng sūn chǒu xià dì shí sān jié。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孙丑下 · 第十三节 。
mèng zǐ。
孟子。
mèng zǐ qù qí。
孟子去齐。
chōng yú lù wèn yuē fū zǐ ruò yǒu bù yù sè rán。
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qián rì yú wén zhū fū zǐ yuē jūn zǐ bù yuàn tiān,
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
bù yóu rén。
不尤人。
yuē bǐ yī shí,
’” 曰:“彼一时,
cǐ yī shí yě。
此一时也。
wǔ bǎi nián bì yǒu wáng zhě xìng,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qí jiān bì yǒu míng shì zhě。
其间必有名世者。
yóu zhōu ér lái,
由周而来,
qī bǎi yǒu yú suì yǐ。
七百有余岁矣。
yǐ qí shù zé guò yǐ,
以其数则过矣,
yǐ qí shí kǎo zhī zé kě yǐ。
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fū tiān,
夫天,
wèi yù píng zhì tiān xià yě rú yù píng zhì tiān xià,
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
dāng jīn zhī shì,
当今之世,
shě wǒ qí shuí yě wú hé wéi bù yù zāi。
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孙丑下 · 第十三节 赏析
从这里可以看出,孟子的抱负,和他所认定的“仁政”的伟力。
孟子认为,从周武王以来有七百多年了,论年数超过了五百年了,论时势则是出圣君贤臣的时候。他说:“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是何等伟大的抱负,何等英雄的气概!
儒者济世利人,力挽狂澜的抱负与自信,其时代的责任感,让人肃然起敬。
“自尧舜至汤,自汤至文武,皆五百余年而圣人出。名世,谓其人德业闻望,可名于一世者,为之辅佐。若皋陶、稷、契、伊尹、莱朱、太公望、散宜生之属。”
“周,谓文武之间。数,谓五百年之期。时,谓乱极思治可以有为之日。于是而不得一有所为,此孟子所以不能无不豫也。”
“言当此之时,而使我不遇于齐,是天未欲平治天下也。然天意未可知,而其具又在我,我何为不豫哉?然则孟子虽若有不豫然者,而实未尝不豫也。盖圣贤忧世之志,乐天之诚,有并行而不悖者,于此见矣。”
-
暂无!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孟子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