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
中国战国时代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著名商人,战国后期著名政治家,后位及秦相,在秦为相十三年。广招门客以「兼儒墨,合名法」为思想中心,合力编撰《吕氏春秋》,有系统性的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后为先秦杂家代表人物之一。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下令将其流放至蜀地(今四川),不韦忧惧交加,于是在三川郡(今河南洛阳)自鸩而亡。
以下是吕不韦作品集: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推荐诗词古文
- 雨后
- 谪居黔南十首
- 赠令狐士曹
- 左传 · 庄公 · 庄公十六年
- 董安员外之信州铅山簿
- 春日杂书八首
- 晓过函谷关
- 送殷无美聘郭将军记室作
- 鲁国太夫人杨氏輓诗三首
- 蓦山溪
- 柳堤月榭
- 瀑布
- 赠甥嘉生日
- 和吴思道韵寄郭德耘
- 孤桐
- 如梦令 · 悼媳陈氏
- 望江南
- 过蕲州
- 和米君梦秋柳诗十二首
- 夜坐与仲衡作
- 邓林芳意八首为邓侍御涿鹿钟灵
- 中秋朱太常园梅花盛开诗以纪异
- 和侯景德舟中偶成
- 南乡子 · 春闺
- 忆同年会寄章黄门元益
- 送沈纯甫上计
- 题一路功名到白头
- 燕衔花
- 赠戴三
- 挽袁伯长学士诗稿曾蒙题跋
- 琵琶洲
- 送黄叔愚赴平江教授
- 送淳丞上虞
- 崇天门朝贺
- 汴堤柳
- 和洪源先生游琅琊韵
- 口占送吴公琰兼寄宗濂等友
- 遣意再赋
- 花木八咏海棠风
- 论古十二首
- 凤凰臺上忆吹箫 · 秦淮夜月
- 秋夜独坐
- 答内
- 罗浮杂咏
- 皇帝行幸南京歌六首
- 偶然
- 春日登顺庆城楼眺望
- 圣祖仁皇帝挽辞
- 次韵希父见寄二首
- 送浚川全山人归镛并怀萧广文宾竹五绝其二
我爱学习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