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卿
明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字调甫,号旋宇,一号泸潇,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坊楼南陂藕下村人。「江右四君子」之一,江右王门後期大家,在理学、教育和文学等领域皆卓有成就,著述甚丰,有《劉聘君全集》,《大學新編》、《山居草》、《還山續草》、《通鑒纂要》、《六鑒》、《諸儒學案》、《賢奕編》等,其中寓言集《贤奕篇》被收入《四库全书》。刘元卿自幼苦讀,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在江西乡试中夺魁,後来在他人的推荐下,带着向朝廷的上书和文卷参加会试,但因「五策伤时,忏张居正」,未获取录,还险遭杀身之祸。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他创立复礼书院。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再次参加考试,又没有被取录,于是绝意功名,回到家乡,研究理学,收徒讲学。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神宗诏毁书院,全国大多数书院被迫停办,而刘元卿把复礼书院改名为「五穀神祠」,仍聚众讲学如故。後来学禁解除,复礼书院又恢复原名,此後名声更大,「道日益隆,誉日益广」。复礼书院有严密的学规,且教育质量好,以致湖南、湖北等省的有志之士都不远千里来此求学,海内学者对刘元卿的学识非常钦佩,誉他为「泰山北斗」。刘元卿还创办了识仁、中道、一德等书院,至此,他与当时省内名流吴康斋、邓潜谷、章本清齐名,被人们称为「江右四君子」。
随着知名度扩大,不少官员多次上书朝廷,推荐刘元卿,称刘元卿为「负迈俗之志节,蕴济世之经纶」。皇帝非常重视,授他为「国子博士」、「阶承德郎」衔,特别下旨叫刘元卿去京城做官。但刘元卿悉心讲学,不肯去做官。後来皇帝又再次派员催他赴任,刘元卿再三推辞不掉,衹好应召入京。不久,即升礼部主事。在朝三年,他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封建王朝的举措,在《请举朝讲疏》、《节制贡吏疏》、《直陈御倭第一要务疏》中,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于革除弊政、安定边陲、抵御外侮都是非常有利的。可惜刘元卿的这些政治主张,得不到皇帝的采纳,于是他称病辞归,告老还乡。
以下是刘元卿作品集:
推荐诗词古文
- 哭韦大夫之晋
- 寄当涂李远
- 送徐秘校庐州监酒
- 减字木兰花 · 其二
- 琅琊山中废寺
- 送黎明府
- 古意
- 咏古
- 子夜歌
- 本草纲目·草部·酢浆草
- 南歌子 · 代张仲宗赋
- 木瓜花
- 王师以季秋晦拔高明冀露布遂达行畿十绝
- 南乡子 · 赋十四弦
- 复次前韵
- 赠旭东
- 参政李秀叔
- 再和
- 答无住和太初韵见寄
- 壬辰元夕祀天妃于狮山
- 霜叶飞九日,读君特“断烟离绪”之句,不胜依黯。爰次其韵,寄吾旧游
- 谢景修惠洞庭春色
- 追和赵文敏公旧作十首点绛唇
- 后坑茅舍
- 中元日登越王臺望海南
- 向察推
- 五泉中丞南江宪副招饮席上口占
- 送王大参同年南还二首
- 治平院三苏像
- 再和
- 西郭
- 高昌喜山近仁在江州为太常院使礼部尚书新其堂构各有名扁为赋三题余未暇也
- 游峡山寺子听用昌黎山石诗韵并效其体次韵同作
- 秋日同藏师若师息亭雅集分赋
- 五月四日抵裏喜赋七律四章
-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
- 次海东书院山长宋荔乡归粤西兼赴礼闱留别元韵
- 学射山相传蜀后主刘禅习射于此因以得名有感二作
- 又輓词三首
- 玉蝴蝶 · 立夏
- 南山诗
- 投谒齐己
- 秋日集海珠寺
- 黄仪部庭翠
- 新年作
- 暑夕谭西屏刘梦星见过
- 祝始政纪念祭
- 宁靖王墓
- 练玉轩
- 怀高履常
我爱学习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