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纳兰性德

浣溪沙

纳兰性德 - []

睡起惺忪强自支。绿倾蝉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

远信不归空伫望,幽期细数却参差。更兼何事耐寻思。

浣溪沙翻译文

刚刚睡醒,两眼尚惺忪,强支撑着瘦弱的身体起来整妆。乌黑发亮的秀发垂下像瀑布一般。昨夜一夜愁苦,这无尽的愁苦消瘦了单薄的身体。

远方的消息许久没有传来过了,又是一场独倚高楼空伫望。怀想曾经的约会,恍若隔世,更兼心绪不宁,往事已经隐约不明。但此心绪烦乱,还有什么事能让人来想。

网友完善浣溪沙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浣溪沙拼音版/注音版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nà lán xìng dé。

纳兰性德。

shuì qǐ xīng sōng qiáng zì zhī。

睡起惺忪强自支。

lǜ qīng chán bìn xià lián shí。

绿倾蝉鬓下帘时。

yè lái chóu sǔn xiǎo yāo zhī。

夜来愁损小腰肢。

yuǎn xìn bù guī kōng zhù wàng,

远信不归空伫望,

yōu qī xì shù què cēn cī。

幽期细数却参差。

gèng jiān hé shì nài xún sī。

更兼何事耐寻思。

浣溪沙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等。此调有平仄两体。

惺(xīng)松:清醒之意。一说形容刚睡醒尚未完全清醒的状态。

(bìn):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绿倾蝉,谓乌黑发亮的秀发覆盖下来。

愁损:犹愁杀,过度之愁而令身体受损。

远信:远方的书信、消息。

伫望:久立而远望,这里指等候、盼望。

幽期:指男女间之幽会。

参差(cēncī):依约、仿佛,意谓不甚分明。

更兼(gēngjiān):更加上。

网友完善浣溪沙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浣溪沙评析

《浣溪沙·睡起惺忪强自支》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女子对爱人思念过度时的情态及表现。上片写她的形貌,下片刻画她的心理。全词脉络分明,词旨幽怨凄苦,极缠绵婉约之致。

网友完善浣溪沙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浣溪沙赏析

这首词是为伤离之作,写一个身体娇弱的女子思念丈夫的幽独孤凄的苦况。上片写她的形貌,下片写她的心理。“幽期细数却参差”,一个细节的捕捉和描画,便将她思念过度而致痴迷的情态和心理表现得尽致淋漓。

上片描写该女子闺房中的情景:午睡醒来,还是睡眼惺忪,身子困倦,勉强支撑;直到黄昏下帘之时,还不想梳洗,头发散乱;而到夜里,则由于愁闷烦忧,腰肢也瘦损了。时间分三段,从午后到黄昏到夜里。情态亦分三种:从“强自支”到“绿倾蝉”到“愁损腰肢”。忧思之情,一层深于一层。

下片说明原委。所以此,是由于情人远信不来,空劳盼望,而以前约定相会之期,算来也不准时。忧能伤人,恐深闺弱质,勉强支持亦难。末句“耐”,犹言值得;谓更有何事值得人寻思呢?则由期望而渐趋于绝望。上片三句铺陈,下片“远信”二句作一小结。末句用反问的形式收束。脉络分明,词旨幽怨凄苦,极缠绵婉约之致。

全词在场景和时间的交互表动中展示了以情为主体的心理状态。词中时间的转换,在“睡起”,“夜来”等词上可以得到体现。空间上场景设置的变化则更明显,首先是睡眼惺忪,是躺在床上,然后“绿倾蝉”,坐在梳妆台整妆,接着“远信不归空伫望”是在高楼临窗处。这种安排有利于渲染时间的“”和空间的“大”,在从侧表现情感的“闲”和“空虚”上起到很的作用。

网友完善浣溪沙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浣溪沙辑评

当代学者、纳兰词研究员张秉戌《纳兰词笺注》:“‘幽期细数却参差’,一个细节的捕捉和描画,便将她思念过度而致痴迷的情态和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网友完善浣溪沙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浣溪沙作者纳兰性德的简介

纳兰性德 - []

清代政治人物、著名词人、学者,叶赫纳兰氏(明末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饮、楞伽山人。洲正黄旗人,康熙时期重臣纳兰明珠子。

纳兰容若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十二日(公元1655年119日),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姑祖母孟古哲哲(金台石妹、清太祖努尔哈赤妃),姑表祖父清太宗皇太极(孟古哲哲子)。母英亲王阿济格(多尔衮亲兄)之女爱新觉罗氏,父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纳兰容若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浣溪沙|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纳兰性德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