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纳兰性德

点绛唇

纳兰性德 - []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别绪应萧索。西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落。

点绛唇翻译文

色已晚,小院里忽然添了几分寒意,便觉得此时衣裳有些单薄了。一个人独饮闷,对着自己的影子对饮歌。

我怀念在萧寺中惺惺相惜的友人是否衣缕单薄,不抵寒呢。西劲吹夕阳,随着晚气转寒,自是那槐也承受不起这寒,萧萧索索,落了一阵。

网友补充:
    暂无!

点绛唇拼音版/注音版

diǎn jiàng chún。

点绛唇。

nà lán xìng dé。

纳兰性德。

xiǎo yuàn xīn liáng,

小院新凉,

wǎn lái dùn jué luó shān báo。

晚来顿觉罗衫薄。

bù chéng gū zhuó,

不成孤酌,

xíng yǐng kōng chóu zuò。

形影空酬酢。

xiāo sì lián jūn,

萧寺怜君,

bié xù yīng xiāo suǒ。

别绪应萧索。

xī fēng è,

西风恶,

xī yáng chuī jiǎo,

夕阳吹角,

yī zhèn huái huā luò。

一阵槐花落。

点绛唇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 《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又有《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异名。

罗衫:丝织衣衫。

酌(zhuó):饮()。

酬酢(chóu zuò):客相互敬,主敬客曰酬,客敬主曰酢。此处是说独自酌饮,唯有自家的形影相随,非常孤独寂寞。

萧寺:佛寺。李肇《唐国史补》卷:“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别绪:分别时的思绪、情感。

萧索:凄清冷落。

西恶:是说西的猛烈寒冷。

角:号角,古代的乐器,多用于军营。

网友补充:
    暂无!

点绛唇评析

《点绛唇·小院新凉》是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词人从自己的感官出发,写自己的伤怀念远、孤独寂寞的处境;下片独具匠心,自然承接到怀友处,含蓄地写出词人与友都是孤独寂寞的处境,并心照不宣地邀请友来府居住。全词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宛画出。

网友补充:
    暂无!

点绛唇赏析

这是一篇思念故友的作品。

词的上片从自己的感官出发,写怀友心绪。词人以“小院清凉”起笔,言及气刚刚转冷,后句有“晚来”自然说到那一至傍晚时,气变得凉了,而由“清朝‘博学鸿词’考试一般设于秋季”可知,此处说的应该是秋凉。秋凉便觉得有些寒意了。念及此处,便想起了那友人,为下片怀人之言埋下伏笔。而此时词人只能一个人驱寒,“形影空酬酢”一句便把词人自己的伤怀念远、孤独寂寞的心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下片自然承接到怀念友人处,提及萧寺。自友人处起笔,想起当初跟友人在萧寺中惺惺相惜之情、对饮谈之景,对比此刻的自己的形影相吊,忽而不觉黯然。萧寺名虽出自萧姓,但也觉萧索之意,遂有下句“别绪应萧索”。此处词人匠心独运,把自己的感情转而嫁接到随后而至的秋凉之感上,又用萧寺做引子,显得十分巧妙有味,意在含蓄地写出词人与友都是孤独寂寞的处境,心照不宣地邀请友来府居住。结句以景结尾,含悠然不尽之意,从容道来,一点都不带滞凝之感,令人遐思无限。

词人此作将自己的思友之情藏起,上片写己,下片转至友人,把笔触瞄准了各种秋景,景语之处,句句怀人,显得尤为真挚感人。全词意境优美,景情交融,极含婉深致。

网友补充:
    暂无!

点绛唇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补充:
    暂无!
点绛唇作者纳兰性德的简介

纳兰性德 - []

清代政治人物、著名词人、学者,叶赫纳兰氏(明末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饮、楞伽山人。洲正黄旗人,康熙时期重臣纳兰明珠子。

纳兰容若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十二日(公元1655年119日),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姑祖母孟古哲哲(金台石妹、清太祖努尔哈赤妃),姑表祖父清太宗皇太极(孟古哲哲子)。母英亲王阿济格(多尔衮亲兄)之女爱新觉罗氏,父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纳兰容若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点绛唇|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纳兰性德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