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王安石作品集: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
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徵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徵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 思边
-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孙丑上 · 第一节
- 题新乡王釜厅壁
- 旧愁二首
- 宫词
- 浣溪沙
- 题觉禅和
- 资治通鑑• 周纪一
- 早秋有感
- 咏撒扇
- 汉郊祀歌二十首练时日
- 挽故温州郡丞闽人黄公钏
- 初夏游张氏山亭
- 慈恩寺贻楚霄上人
- 昭陵行
- 娄师德
- 兰江竹枝词十二首
- 耳聩二首
- 别郑康道
- 过丛臺
- 次韵答安处郡守杨麟洲
- 山矾映山红买置窗间甚思上饶閒适
- 次李参政
- 吊明惠师
- 题韩伯声涉趣园八景遐瞩楼
- 书与卜天文
- 访陈时雨不遇次刘文敷韵
- 落花十首
- 念奴娇 · 夏夜
- 皇帝阁端午帖子词
- 浣溪沙
- 徐少参宦游初归赋得东园春奉寄
- 寄熊元修
- 长安杂诗十二首
- 和吴茂贞大理见寄舟中感兴三绝
- 白云飞处二首为□祠部赋
- 偕樑兰溪谒白云师祠
- 茶肆女
- 水车
- 奉和圣制送来济应制
- 浣溪沙 · 题夏景
- 和萧叔达副使韵兼简沈大使妙玄沈先生文举
- 即事有怀二首
- 王母祝语萱草花诗
- 正月闺情
- 即事
- 和仁崖中枢韵赋谢黄鹿泉农部
- 员峤
- 三清阁
- 池上听陈老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