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六节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六节 翻译文
公都子说:“告子说:‘人的本性没有善和不善的问题。’有人说:‘人的本性可以让它善良,也可以让它不善。因此,周文王、周武王当政的时候,百姓就趋于善良;周幽王、周厉王当政的时候,百姓就趋于残暴。’又有人说:‘有本性善良的,有本性不善良的;因此,有尧这样的圣人做君主,却有象这样恶劣的百姓,有瞽瞍这样的坏父亲,却有舜这样的好儿子;有商纣这样恶劣的侄儿,而且身为君主,却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的仁人。’如今您说人本性善良,那么他们说的都不对吗?”
孟子说:“从人的天赋资质来看,是可以使它善良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善良。至于有些人做坏事,不是天赋资质的错。同情心,人人有;羞耻心,人人有;恭敬心,人人有;是非心,人人有。同情心即是仁;羞耻心即是义;恭敬心即是礼;是非心即是智。仁、义、礼、智,不是外人教我的,是我原本就有的,只是没深入思考过罢了。因此说:‘一经探求就会得到它,一经放弃就会失掉它。’人们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就是不能全部发挥出人的天赋资质的缘故。《诗经》说:‘上天生养万民,事物都有法则。百姓把握常规,喜爱美好品德。’孔子说:‘作这首诗的人,一定是个了解大道的人啊!因此,有事物便有其不变的法则;百姓把握了它,所以喜欢美好的品德。’”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六节 拼音版/注音版
mèng zǐ dì shí yī juàn gào zi shàng dì liù jié。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六节 。
mèng zǐ。
孟子。
gōng dōu zǐ yuē gào zǐ yuē xìng wú shàn wú bù shàn yě。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huò yuē xìng kě yǐ wéi shàn,
’或曰:‘性可以为善,
kě yǐ wéi bù shàn shì gù wén wǔ xìng,
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
zé mín hǎo shàn yōu lì xìng,
则民好善;幽厉兴,
zé mín hǎo bào。
则民好暴。
huò yuē yǒu xìng shàn,
’或曰:‘有性善,
yǒu xìng bù shàn shì gù yǐ yáo wèi jūn ér yǒu xiàng,
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
yǐ gǔ sǒu wèi fù ér yǒu shùn yǐ zhòu wèi xiōng zhī zǐ qiě yǐ wéi jūn,
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
ér yǒu wēi zǐ qǐ wáng zǐ bǐ gàn。
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jīn yuē xìng shàn,
’今曰‘性善’,
rán zé bǐ jiē fēi yǔ mèng zǐ yuē nǎi ruò qí qíng,
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
zé kě yǐ wéi shàn yǐ,
则可以为善矣,
nǎi suǒ wèi shàn yě。
乃所谓善也。
ruò fú wèi bù shàn,
若夫为不善,
fēi cái zhī zuì yě。
非才之罪也。
cè yǐn zhī xīn,
恻隐之心,
rén jiē yǒu zhī xiū wù zhī xīn,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rén jiē yǒu zhī gōng jìng zhī xīn,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rén jiē yǒu zhī shì fēi zhī xīn,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rén jiē yǒu zhī。
人皆有之。
cè yǐn zhī xīn,
恻隐之心,
rén yě xiū wù zhī xīn,
仁也;羞恶之心,
yì yě gōng jìng zhī xīn,
义也;恭敬之心,
lǐ yě shì fēi zhī xīn,
礼也;是非之心,
zhì yě。
智也。
rén yì lǐ zhì,
仁义礼智,
fēi yóu wài shuò wǒ yě,
非由外铄我也,
wǒ gù yǒu zhī yě,
我固有之也,
fú sī ěr yǐ。
弗思耳矣。
gù yuē qiú zé dé zhī,
故曰:‘求则得之,
shě zé shī zhī。
舍则失之。
huò xiāng bèi xǐ ér wú suàn zhě,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
bù néng jǐn qí cái zhě yě。
不能尽其才者也。
shī yuē tiān shēng zhēng mín,
诗曰:‘天生蒸民,
yǒu wù yǒu zé。
有物有则。
mín zhī bǐng yí,
民之秉夷,
hǎo shì yì dé。
好是懿德。
kǒng zǐ yuē wèi cǐ shī zhě,
’孔子曰:‘为此诗者,
qí zhī dào hū gù yǒu wù bì yǒu zé,
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
mín zhī bǐng yí yě,
民之秉夷也,
gù hǎo shì yì dé。
故好是懿德。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六节 赏析
本章承前五章,继续讨论人性问题。
从孟子弟子公都子所引诸家学说来看,战国学者一般认为人性无所谓善不善。孟子说,从人的天性来看,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可以为善,所以说“性善”;可以为不善,非天性之罪,乃社会环境使然。
孟子这一观点,似与墨家学者告子等战国学者的观点一致,似乎都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环境好则善,环境坏则恶。但若仔细分析会发现,孟子的观点与战国诸家仍不同:告子等学者把人的天性比作一张白纸,认为善恶都是后天书写的东西;孟子则认为,以善为核心的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似把人的天性比作一块本有善的种子的田地,浇水施肥就会长起来,否则这种子就会死去。孰是孰非,读者自可评说。
“程子此说才字,与孟子本文小异。盖孟子专指其发于性者言之,故以为才无不善;程子兼指其禀于气者言之,则人之才固有昏明强弱之不同矣,张子所谓气质之性是也。二说虽殊,各有所当,然以事理考之,程子为密。盖气质所禀虽有不善,而不害性之本善;性虽本善,而不可以无省察矫揉之功,学者所当深玩也。”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孟子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