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 论说
圣哲彝训曰经,述经叙理曰论。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昔仲尼微言,门人追记,故抑其经目,称为《论语》。盖群论立名,始于兹矣。自《论语》以前,经无“论”字。《六韬》二论,后人追题乎!
详观论体,条流多品∶陈政则与议说合契,释经则与传注参体,辨史则与赞评齐行,铨文则与叙引共纪。故议者宜言,说者说语,传者转师,注者主解,赞者明意,评者平理,序者次事,引者胤辞:八名区分,一揆宗论。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是以庄周《齐物》,以论为名;不韦《春秋》,六论昭列。至石渠论艺,白虎通讲,述圣通经,论家之正体也。及班彪《王命》,严尤《三将》,敷述昭情,善入史体。魏之初霸,术兼名法。傅嘏、王粲,校练名理。迄至正始,务欲守文;何晏之徒,始盛玄论。于是聃周当路,与尼父争途矣。详观兰石之《才性》,仲宣之《去伐》,叔夜之《辨声》,太初之《本无》,辅嗣之《两例》,平叔之二论,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论之英也。至如李康《运命》,同《论衡》而过之;陆机《辨亡》,效《过秦》而不及,然亦其美矣。
次及宋岱、郭象,锐思于几神之区;夷甫、裴頠,交辨于有无之域;并独步当时,流声后代。然滞有者,全系于形用;贵无者,专守于寂寥。徒锐偏解,莫诣正理;动极神源,其般若之绝境乎?逮江左群谈,惟玄是务;虽有日新,而多抽前绪矣。至如张衡《讥世》,颇似俳说;孔融《孝廉》,但谈嘲戏;曹植《辨道》,体同书抄。言不持正,论如其已。
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于有数,究于无形,钻坚求通,钩深取极;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故其义贵圆通,辞忌枝碎,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隙;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是以论如析薪,贵能破理。斤利者,越理而横断;辞辨者,反义而取通;览文虽巧,而检迹知妄。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安可以曲论哉?
若夫注释为词,解散论体,杂文虽异,总会是同。若秦延君之注《尧典》,十馀万字;朱文公之解《尚书》,三十万言,所以通人恶烦,羞学章句。若毛公之训《诗》,安国之传《书》,郑君之释《礼》,王弼之解《易》,要约明畅,可为式矣。
说者,悦也;兑为口舌,故言资悦怿;过悦必伪,故舜惊谗说。说之善者∶伊尹以论味隆殷,太公以辨钓兴周,及烛武行而纾郑,端木出而存鲁:亦其美也。
暨战国争雄,辨士云涌;从横参谋,长短角势;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隐赈而封。至汉定秦楚,辨士弭节。郦君既毙于齐镬,蒯子几入乎汉鼎;虽复陆贾籍甚,张释傅会,杜钦文辨,楼护唇舌,颉颃万乘之阶,抵戏公卿之席,并顺风以托势,莫能逆波而溯洄矣。
夫说贵抚会,弛张相随,不专缓颊,亦在刀笔。范雎之言疑事,李斯之止逐客,并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至于邹阳之说吴梁,喻巧而理至,故虽危而无咎矣;敬通之说鲍邓,事缓而文繁,所以历骋而罕遇也。
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进有契于成务,退无阻于荣身。自非谲敌,则唯忠与信。披肝胆以献主,飞文敏以济辞,此说之本也。而陆氏直称“说炜晔以谲诳”,何哉?
赞曰∶
理形于言,叙理成论。词深人天,致远方寸。
阴阳莫忒,鬼神靡遁。说尔飞钳,呼吸沮劝。
文心雕龙 · 论说翻译文
圣贤阐明永恒道理的著作叫做“经”,解释经典、说明道理的著作叫做“论”。“论”的意思就是道理;道理正确,就不会违背圣人的意思。从前孔子所讲精微的话,他的弟子追记下来,因此谦逊地不称为“经”,而叫做《论语》。以“论”为名的各种著作,就是从此开始的。在《论语》之前,还没有以“论”为名的著作;《六韬》中的《霸典文论》和《文师武论》,这两个篇名大概是后人加上的吧!仔细考察“论”这种文体,其支流是多种多样的:陈述政事方面的,就和议论文、说理文相合;解释经典方面的,就和传文、注释相近;辨论历史方面的,就和赞辞、评语一致;评论作品方面的,就和序文、引言同类。所谓“议”,就是说得适宜的话;“说”,就是能动听服人的话;“传”,就是转述老师的话;“注”,主要是进行解释;“赞”,就是说明意义;“评”,就是提出公正的道理;“序”,就是交代所讲事物的次第;“引”,就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这八种名目虽然各不相同,总的来说都是论述道理。所谓“论”,是对各种说法加以综合研究,从而深入地探讨某一道理。所以,庄周的《齐物论》,是用“论”作为篇名;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中,很明显地列有《开春论》、《慎行论》等六论。到了汉代,汉宣帝在石渠阁,汉章帝在白虎观,前后两次召集儒生讨论五经的异同;根据圣人的意旨来贯通经书中的道理,这是论文作家应该采取的正当文体。至于班彪的《王命论》、严尤的《三将军论》,能够清楚地陈述感情,并善于借用史论的形式。曹魏掌权的初期,兼用名家和法家的学说,所以当时傅嘏和王粲的论文,能精练地考核名实,推论道理。到了正始初期,仍致力于继承前代的论文;何晏等人,论述老庄玄学的风气开始盛行起来。于是老庄思想充斥文坛,而和儒家争夺思想阵地。细读傅嘏的《才性论》、王粲的《去伐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夏侯玄的《本无论》、王弼的《易略例》、何晏的《道德论》等,都是独出心裁,论点锐利而精密,这些都是当时论文中比较精采的。此外,如李康的《运命论》,在论述命运方面虽然和王充的《论衡》相同,《运命论》的文采却超过了《论衡》。陆机的《辨亡论》,有意摹仿贾谊的《过秦论》,却远远比不上它;但《辨亡论》也是陆机的好作品了。再如宋岱、郭象等人的论文,能够敏锐地思考到精微奥妙的深处;王衍、裴頠等人的论文,在“有”或“无”方面进行争辨:他们都是在当时最突出,而又扬名后世的辩论家。但坚持“有”的人,完全拘泥于形体的作用;注重“无”的人,又死守着无声无形的虚无之说。他们都是徒然在偏激的理解上钻牛角尖,而不能求得正确的道理。探索到深奥之理的极点,就只有佛教思想所理解的那种有无不分、无思无欲的最高境界。到东晋时期,各家所谈论的,就只有老庄玄学了。这时虽也谈到一些新的东西,但大多数是前代话题的继续。至于张衡的《讥世论》,调子好像开玩笑;孔融的《孝廉论》,只是作一番嘲戏;曹植的《辨道论》,就和抄书相同了。言论不保持正道,这样的论著还不如不写。
考察“论”这种文体,主要是用以把是非辨别清楚。不仅对具体问题进行透彻地研讨,并深入追究抽象的道理;要把论述的难点攻破钻通,深入挖出理论的终极。论著是表达各种思考的工具,用以对万事万物进行衡量。所以,道理要讲得全面而通达,避免写得支离破碎;必须做到思想和道理统一,把论点组织严密,没有漏洞;文辞和思想密切结合,使论敌无懈可击:这就是写论文的基本要点。因此,写论文和劈木柴一样,以正好破开木柴的纹理为贵。如果斧子太锐利,就会超出纹理把木柴砍断;巧于文辞的人,违反正理而勉强把道理说通,文辞上看起来虽然巧妙,但检查实际情形,就会发现是虚妄的。只有有才德的人,能用正当的道理来说服天下之人的心意,怎么可以讲歪道理呢?至于注释经典的文字,是把论述分散在注释中,这种碎杂的注释虽有别于论文,但会总起来就和论文相同了。不过像秦延君注《尚书·尧典》的“尧典”二字,就用了十多万字;朱普注《尚书》,用了三十万言;这就为通达的学者所厌烦,而耻于从事烦琐的章句之学了。如毛亨的《毛诗诂训传》、孔安国的《尚书传》、郑玄的《三礼注》、王弼的《周易注》等,其传注都简要明畅,这些可算是注经的典范了。
所谓“说”,就是喜悦;“说”字从“兑”,《周易》中的《兑卦》象征口舌,所以说话应该令人喜悦。但过分追求讨人喜悦,就必然是虚假的;所以,虞舜曾惊震谗言太多。自来善说的人,如商代伊尹用烹调方法来说明如何把殷商治理强大,周初吕望用钓鱼的道理来说明怎样使周代兴盛;以及春秋时期郑国烛之武说服秦国退后,因而解救了郑国的危亡;鲁国的端木赐说服齐国转攻吴国,因而保存了鲁国等:这些都是说辞中较好的。到了战国时期,七国争雄,游说之士风起云涌;他们用合纵、连横之说参与谋划,用纷坛复杂的计策来争夺权势,用圆转如弹丸的方法来施展其巧妙的辩辞,或用首先飞扬声誉以引出对方的论点,然后加以钳伏的妙术。战国时毛遂一人的辩辞,比传国之宝的钟鼎还贵重,他的一张嘴唇,胜过百万雄狮;苏秦佩带着六国的一大串相印,张仪被封赠五座富饶的城市。到汉代平定秦、楚之后,辩士们的活动逐渐停止。汉代的少数说客,如郦食其被齐王田广所烹杀,蒯通也几乎被投入刘邦的汤锅。即使还有陆贾颇负盛誉,张释之的附会时事,杜钦的文辞辨析,楼护以唇舌锋利称著,他们都活动于帝王的玉阶之前,戏谈于王公大人的坐席之间;但都不过看风驶舵,迎合趋势,已没有人能逆流而上以扭转大局了。“说”贵在合于时机,或缓或急,灵活运用,不仅仅是婉言陈说,也要书写成文。如战国时范睢的《献书昭王》,要求进言献策;秦代李斯的《上秦始皇书》,谏阻驱逐客卿;都循着情理而深入机要,言辞动听而切中要务;虽然触及帝王的某些险要问题,却能功业告成,计议符合,这就是向帝王上书方面善于陈说的了。此外,如西汉邹阳上书吴王和梁王,比喻巧妙而道理恰当,所以,虽有危险却无罪过。又如东汉冯衍进说于鲍永和邓禹,所讲之事既不紧迫而又文辞繁多,所以虽然多次陈政言事,却很少有人重用他。
说理文的关键,是必须使之有利于时政而又意义正当;既要有助于政务的完成,又要不妨害自己的荣显。除了欺骗敌人,就应该讲得忠诚可信。要把真心诚意的话献给主上,用敏锐的文思来完成说辞,这就是“说”的基本特点。可是,陆机的《文赋》却说:“说”的特点是表达明显而进行欺骗。这是什么话呢?
总之,道理通过语言来表达,把道理陈述出来就成为“论”。论说之词可以深究天地间的至理,说服天下人的心意。即使抽象的阴阳变化之理,也要说得令人不疑;秘奥的鬼神之道,也同样不能隐避。用“飞钳”等精妙的方法来说服对方,能够很快就发生阻止或劝进的实际效力。
-
暂无!
文心雕龙 · 论说拼音版/注音版
wén xīn diāo lóng lùn shuō。
文心雕龙 · 论说。
liú xié。
刘勰。
shèng zhé yí xùn yuē jīng,
圣哲彝训曰经,
shù jīng xù lǐ yuē lùn。
述经叙理曰论。
lùn zhě,
论者,
lún yě lún lǐ wú shuǎng,
伦也;伦理无爽,
zé shèng yì bù zhuì。
则圣意不坠。
xī zhòng ní wēi yán,
昔仲尼微言,
mén rén zhuī jì,
门人追记,
gù yì qí jīng mù,
故抑其经目,
chēng wéi lún yǔ。
称为《论语》。
gài qún lùn lì míng,
盖群论立名,
shǐ yú zī yǐ。
始于兹矣。
zì lún yǔ yǐ qián,
自《论语》以前,
jīng wú lùn zì。
经无“论”字。
liù tāo èr lùn,
《六韬》二论,
hòu rén zhuī tí hū xiáng guān lùn tǐ,
后人追题乎! 详观论体,
tiáo liú duō pǐn chén zhèng zé yǔ yì shuō hé qì,
条流多品∶陈政则与议说合契,
shì jīng zé yǔ chuán zhù cān tǐ,
释经则与传注参体,
biàn shǐ zé yǔ zàn píng qí xíng,
辨史则与赞评齐行,
quán wén zé yǔ xù yǐn gòng jì。
铨文则与叙引共纪。
gù yì zhě yí yán,
故议者宜言,
shuō zhě shuō yǔ,
说者说语,
chuán zhě zhuǎn shī,
传者转师,
zhù zhě zhǔ jiě,
注者主解,
zàn zhě míng yì,
赞者明意,
píng zhě píng lǐ,
评者平理,
xù zhě cì shì,
序者次事,
yǐn zhě yìn cí bā míng qū fēn,
引者胤辞:八名区分,
yī kuí zōng lùn。
一揆宗论。
lùn yě zhě,
论也者,
mí lún qún yán,
弥纶群言,
ér yán jīng yī lǐ zhě yě。
而研精一理者也。
shì yǐ zhuāng zhōu qí wù,
是以庄周《齐物》,
yǐ lùn wéi míng bù wéi chūn qiū,
以论为名;不韦《春秋》,
liù lùn zhāo liè。
六论昭列。
zhì shí qú lùn yì,
至石渠论艺,
bái hǔ tōng jiǎng,
白虎通讲,
shù shèng tōng jīng,
述圣通经,
lùn jiā zhī zhèng tǐ yě。
论家之正体也。
jí bān biāo wáng mìng,
及班彪《王命》,
yán yóu sān jiāng,
严尤《三将》,
fū shù zhāo qíng,
敷述昭情,
shàn rù shǐ tǐ。
善入史体。
wèi zhī chū bà,
魏之初霸,
shù jiān míng fǎ。
术兼名法。
fù gǔ wáng càn,
傅嘏、王粲,
xiào liàn míng lǐ。
校练名理。
qì zhì zhèng shǐ,
迄至正始,
wù yù shǒu wén hé yàn zhī tú,
务欲守文;何晏之徒,
shǐ shèng xuán lùn。
始盛玄论。
yú shì dān zhōu dāng lù,
于是聃周当路,
yǔ ní fù zhēng tú yǐ。
与尼父争途矣。
xiáng guān lán shí zhī cái xìng,
详观兰石之《才性》,
zhòng xuān zhī qù fá,
仲宣之《去伐》,
shū yè zhī biàn shēng,
叔夜之《辨声》,
tài chū zhī běn wú,
太初之《本无》,
fǔ sì zhī liǎng lì,
辅嗣之《两例》,
píng shū zhī èr lùn,
平叔之二论,
bìng shī xīn dú jiàn,
并师心独见,
fēng yǐng jīng mì,
锋颖精密,
gài lùn zhī yīng yě。
盖论之英也。
zhì rú lǐ kāng yùn mìng,
至如李康《运命》,
tóng lùn héng ér guò zhī lù jī biàn wáng,
同《论衡》而过之;陆机《辨亡》,
xiào guò qín ér bù jí,
效《过秦》而不及,
rán yì qí měi yǐ。
然亦其美矣。
cì jí sòng dài guō xiàng,
次及宋岱、郭象,
ruì sī yú jǐ shén zhī qū yí fǔ péi wěi,
锐思于几神之区;夷甫、裴頠,
jiāo biàn yú yǒu wú zhī yù bìng dú bù dāng shí,
交辨于有无之域;并独步当时,
liú shēng hòu dài。
流声后代。
rán zhì yǒu zhě,
然滞有者,
quán xì yú xíng yòng guì wú zhě,
全系于形用;贵无者,
zhuān shǒu yú jì liáo。
专守于寂寥。
tú ruì piān jiě,
徒锐偏解,
mò yì zhèng lǐ dòng jí shén yuán,
莫诣正理;动极神源,
qí bō rě zhī jué jìng hū dǎi jiāng zuǒ qún tán,
其般若之绝境乎?逮江左群谈,
wéi xuán shì wù suī yǒu rì xīn,
惟玄是务;虽有日新,
ér duō chōu qián xù yǐ。
而多抽前绪矣。
zhì rú zhāng héng jī shì,
至如张衡《讥世》,
pō shì pái shuō kǒng róng xiào lián,
颇似俳说;孔融《孝廉》,
dàn tán cháo xì cáo zhí biàn dào,
但谈嘲戏;曹植《辨道》,
tǐ tóng shū chāo。
体同书抄。
yán bù chí zhèng,
言不持正,
lùn rú qí yǐ。
论如其已。
yuán fū lùn zhī wèi tǐ,
原夫论之为体,
suǒ yǐ biàn zhèng rán fǒu。
所以辨正然否。
qióng yú yǒu shù,
穷于有数,
jiū yú wú xíng,
究于无形,
zuān jiān qiú tōng,
钻坚求通,
gōu shēn qǔ jí nǎi bǎi lǜ zhī quán tí,
钩深取极;乃百虑之筌蹄,
wàn shì zhī quán héng yě。
万事之权衡也。
gù qí yì guì yuán tōng,
故其义贵圆通,
cí jì zhī suì,
辞忌枝碎,
bì shǐ xīn yǔ lǐ hé,
必使心与理合,
mí féng mò jiàn qí xì cí gòng xīn mì,
弥缝莫见其隙;辞共心密,
dí rén bù zhī suǒ chéng sī qí yào yě。
敌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
shì yǐ lùn rú xī xīn,
是以论如析薪,
guì néng pò lǐ。
贵能破理。
jīn lì zhě,
斤利者,
yuè lǐ ér héng duàn cí biàn zhě,
越理而横断;辞辨者,
fǎn yì ér qǔ tōng lǎn wén suī qiǎo,
反义而取通;览文虽巧,
ér jiǎn jī zhī wàng。
而检迹知妄。
wéi jūn zǐ néng tōng tiān xià zhī zhì,
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
ān kě yǐ qū lùn zāi ruò fú zhù shì wèi cí,
安可以曲论哉? 若夫注释为词,
jiě sàn lùn tǐ,
解散论体,
zá wén suī yì,
杂文虽异,
zǒng huì shì tóng。
总会是同。
ruò qín yán jūn zhī zhù yáo diǎn,
若秦延君之注《尧典》,
shí yú wàn zì zhū wén gōng zhī jiě shàng shū,
十馀万字;朱文公之解《尚书》,
sān shí wàn yán,
三十万言,
suǒ yǐ tōng rén è fán,
所以通人恶烦,
xiū xué zhāng jù。
羞学章句。
ruò máo gōng zhī xùn shī,
若毛公之训《诗》,
ān guó zhī chuán shū,
安国之传《书》,
zhèng jūn zhī shì lǐ,
郑君之释《礼》,
wáng bì zhī jiě yì,
王弼之解《易》,
yào yuē míng chàng,
要约明畅,
kě wèi shì yǐ。
可为式矣。
shuō zhě,
说者,
yuè yě duì wèi kǒu shé,
悦也;兑为口舌,
gù yán zī yuè yì guò yuè bì wěi,
故言资悦怿;过悦必伪,
gù shùn jīng chán shuō。
故舜惊谗说。
shuō zhī shàn zhě yī yǐn yǐ lùn wèi lóng yīn,
说之善者∶伊尹以论味隆殷,
tài gōng yǐ biàn diào xìng zhōu,
太公以辨钓兴周,
jí zhú wǔ xíng ér shū zhèng,
及烛武行而纾郑,
duān mù chū ér cún lǔ yì qí měi yě。
端木出而存鲁:亦其美也。
jì zhàn guó zhēng xióng,
暨战国争雄,
biàn shì yún yǒng cóng héng cān móu,
辨士云涌;从横参谋,
cháng duǎn jiǎo shì zhuǎn wán chěng qí qiǎo cí,
长短角势;转丸骋其巧辞,
fēi qián fú qí jīng shù。
飞钳伏其精术。
yī rén zhī biàn,
一人之辨,
zhòng yú jiǔ dǐng zhī bǎo sān cùn zhī shé,
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
qiáng yú bǎi wàn zhī shī。
强于百万之师。
liù yìn lěi luò yǐ pèi,
六印磊落以佩,
wǔ dōu yǐn zhèn ér fēng。
五都隐赈而封。
zhì hàn dìng qín chǔ,
至汉定秦楚,
biàn shì mǐ jié。
辨士弭节。
lì jūn jì bì yú qí huò,
郦君既毙于齐镬,
kuǎi zi jǐ rù hū hàn dǐng suī fù lù jiǎ jí shén,
蒯子几入乎汉鼎;虽复陆贾籍甚,
zhāng shì fù huì,
张释傅会,
dù qīn wén biàn,
杜钦文辨,
lóu hù chún shé,
楼护唇舌,
xié háng wàn shèng zhī jiē,
颉颃万乘之阶,
dǐ xì gōng qīng zhī xí,
抵戏公卿之席,
bìng shùn fēng yǐ tuō shì,
并顺风以托势,
mò néng nì bō ér sù huí yǐ。
莫能逆波而溯洄矣。
fū shuō guì fǔ huì,
夫说贵抚会,
chí zhāng xiāng suí,
弛张相随,
bù zhuān huǎn jiá,
不专缓颊,
yì zài dāo bǐ。
亦在刀笔。
fàn jū zhī yán yí shì,
范雎之言疑事,
lǐ sī zhī zhǐ zhú kè,
李斯之止逐客,
bìng shùn qíng rù jī,
并顺情入机,
dòng yán zhōng wù,
动言中务,
suī pī nì lín,
虽批逆鳞,
ér gōng chéng jì hé,
而功成计合,
cǐ shàng shū zhī shàn shuō yě。
此上书之善说也。
zhì yú zōu yáng zhī shuō wú liáng,
至于邹阳之说吴梁,
yù qiǎo ér lǐ zhì,
喻巧而理至,
gù suī wēi ér wú jiù yǐ jìng tōng zhī shuō bào dèng,
故虽危而无咎矣;敬通之说鲍邓,
shì huǎn ér wén fán,
事缓而文繁,
suǒ yǐ lì chěng ér hǎn yù yě。
所以历骋而罕遇也。
fán shuō zhī shū yào,
凡说之枢要,
bì shǐ shí lì ér yì zhēn,
必使时利而义贞,
jìn yǒu qì yú chéng wù,
进有契于成务,
tuì wú zǔ yú róng shēn。
退无阻于荣身。
zì fēi jué dí,
自非谲敌,
zé wéi zhōng yǔ xìn。
则唯忠与信。
pī gān dǎn yǐ xiàn zhǔ,
披肝胆以献主,
fēi wén mǐn yǐ jì cí,
飞文敏以济辞,
cǐ shuō zhī běn yě。
此说之本也。
ér lù shì zhí chēng shuō wěi yè yǐ jué kuáng,
而陆氏直称“说炜晔以谲诳”,
hé zāi zàn yuē lǐ xíng yú yán,
何哉? 赞曰∶ 理形于言,
xù lǐ chéng lùn。
叙理成论。
cí shēn rén tiān,
词深人天,
zhì yuǎn fāng cùn。
致远方寸。
yīn yáng mò tè,
阴阳莫忒,
guǐ shén mí dùn。
鬼神靡遁。
shuō ěr fēi qián,
说尔飞钳,
hū xī jǔ quàn。
呼吸沮劝。
文心雕龙 · 论说注释
彝(yí宜):永久的。
伦:理。
爽:差错。
坠:失。
仲尼:孔子的字。微:精微。
仰其经目:《太平御览》卷五九五作“抑其经目”,指不敢称“经”。抑:谦退。郑玄《论语序》说:“《易》、《诗》、《书》、《礼》、《乐》、《春秋》策,皆尺二寸(《十三经注疏》校刊记:当作二尺四寸)。《孝经》谦,半之;《论语》八寸策者,三者居一,又谦焉。”(见《仪记·聘礼》疏引)
经无“论”字:指经书没有以“论”字为篇名或书名。
《六韬(tāo涛)》:兵书名,传为周代吕望著,大概是汉人采掇旧说而成。二论:指《六韬》中的《霸典文论》、《文师武论》。
条:小枝。品:类。
契:约券,引申为符合。
传(zhuàn撰):指解释经书的著作,如《尚书传》、《左传》等。
铨(quán全):衡量。
叙、引:叙即序,如《毛诗序》等;引指引言。范文澜注:“引,未详。”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中讲,引“大略如序而稍为短简”,但认为“唐以前文章未有名‘引’者”。刘勰以前,如汉代班固的《典引》、宋代谢庄的《怀园引》等,都和作为文体的“序引”无关。西晋陆云有《赠顾骠骑二首》(《有皇》、《思文》),都注“八章,有引”。兹录其一:“《有皇》,美祈阳也。祈阳秉文之士,骏发其声,故能照明有吴,入显乎晋。国人美之,故作是诗焉。”(见《陆清河集》卷二)这正是如序而稍简的“引”。纪:纲目。
宜:适宜,应当。
说(yuè月):同悦。
转师:转相传授。
胤(yìn印)辞:指在正文之外加以说明的话。“胤”和“引”都有续、延的意思。
揆(kúi奎):道理。
弥纶:综合组织,整理阐明。
庄周:即庄子,战国时著名思想家。《齐物》:《庄子》中的《齐物论》。
不韦:指吕不韦,战国时秦国相。《春秋》:指《吕氏春秋》,由吕不韦的门客集体编著。
六论:《吕氏春秋》中有《开春论》、《慎行论》、《贵直论》、《不苟论》、《似顺论》、《士容论》,合称“六论”。昭:明白。
石渠:汉代宫中有石渠阁。论艺:西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宣帝“诏诸儒讲五经同异”于石渠阁(《汉书·宣帝纪》)。艺:六艺,这里指《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因《乐经》失传,所以只“讲五经”。
白虎:汉代宫中有白虎观。通讲聚:《太平御览》卷五九五作“讲聚”,无“通”字。东汉建初四年(公元79年),章帝曾召集有关官吏及“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后汉书·章帝纪》)。
述圣言通经:《太平御览》卷五九五作“述圣通经”,无“言”字。述:循。
班彪:字叔皮,东汉初年历史家、文学家。《王命》:班彪有《王命论》,载《汉书·叙传》、《文选》卷五十二。
严尤:字伯石,汉代王莽时将领。本姓庄,避明帝刘庄讳改。《三将》:严尤的《三将军论》,已佚,《全汉文》卷六十一辑得残文两条。
敷:陈述。
史体:和“正体”相对而言。班彪的《王命论》,严尤的《三将军论》,都是通过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论述,来阐明当时的问题。
初霸:初建王霸之业,指汉末建安(公元196—220年)后期。
名法:指名家和法家的学说,主张以名责实,信赏必罚。
傅嘏(gǔ古):字兰石,三国时魏国文人。有《难刘劭考课法论》,载《三国志·魏志·傅嘏传》。王粲:字仲宣,汉未文学家。有《儒吏论》、《务本论》等,见《全后汉文》卷九十一。
校练:考核精练。名理:辨名推理。
迄:到。正始:三国魏齐王曹芳的年号(公元240—248年)。
守文:原指帝王受命,遵守前代成法。这里借指论文写作上的继承前人。刘师培《魏晋文学之变迁》说:“王弼、何晏之文……虽阐发道家之绪,实与名、法家言为近者也。此派之文,盖成于傅嘏,而王、何集其大成。”这正说明何晏等人之文和傅嘏的关系,以及正始玄论和名、法家的关系。
何晏:字平叔,三国时魏国玄学家。玄论:探讨《老子》、《庄子》和《周易》等书的论著。
聃(dān丹):老子的名。周:庄子的名。老聃、庄周是先秦老庄学派的创始者,后人尊为道家之祖。
尼父:指孔子,字仲尼。涂:道路,指思想领域的地位。
《才性》:指傅嘏的《才性论》,今不存。
《去代》:《太平御览》卷五九五作《去伐》,指王粲的《去伐论》,今不存。
叔夜:嵇康的字,三国时魏国思想家、文学家。《辨声》:指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载《嵇康集》卷五。
太初:夏侯玄的字,三国时魏国文人。《本玄》:应为《本无》。《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注引《魏氏春秋》说:“玄尝著……《本无》、《肉刑论》。”《本无》今不存。
辅嗣:王弼(bì必)的字。他是三国时魏国学者。《两例》:王弼的《易略例》旧分上下两篇。
《二论》:指何晏的《道德论》。《世说新语·文学》中说:“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见王注精奇……因以所注为《道德二论》。”又说:“何晏注《老子》未毕,见王弼自说注《老子》旨,……遂不复注,因作《道德论》。”可见《道德二论》即《道德论》。
师心:独出心裁。
锋颖(yǐng影):笔力锋锐。颖:尖端。
人伦:《太平御览》卷五九五作“论”,无“人”字。译文据“论”字。
李康:字萧远,三国时魏国文人。《运命》:指李康的《运命论》,载《文选》卷五十三。
《论衡》:东汉学者王充著。这里指《论衡》中《逢遇》、《累害》等篇论述命运的内容。过之:指艺术性方面超过《论衡》。这说明刘勰能注意到从文学的角度来总结论说文。
陆机:字士衡,西晋文学家。《辨亡》:陆机有《辨亡论》,载《文选》卷五十三。
《过秦》:指西汉作家贾谊的《过秦论》,载《史记·秦始皇本纪》。
宋岱(dài代):晋人,曾任荆州刺史。《隋书·经籍志》载,他有《周易论》一卷,今不存。郭象:字子玄,西晋学者。有《庄子注》,今存。但有人认为其中用了向秀注《庄子》的一些意见。
几神:几微精妙。
夷甫:王衍的字,西晋文人。裴頠(wěi委):字逸民,西晋思想家。
有无:裴頠有《崇有论》(载《晋书·裴頠传》),认为“无”不能生“有”,“无”只能在“有”的条件下起作用,反对当时盛行的“贵无”论。
滞:凝滞。
寂寥:《老子》:“寂兮寥兮。”魏源《老子本义》第二十一篇:“寂兮,无声;寥兮,无形也。”
诣:到达。
动极:探究到底。神源,深奥之理的极点。
般(bō波)若:佛教术语,一般译为“智慧”,但指用以领会佛教唯心主义“道体”的精神力量。晋代佛徒僧肇的《般若无知论》,反复强调“实而不有,虚而不实”、“非有非无,非实非虚”、“用即寂,寂即用”等(见《全晋文》卷一六四);刘勰既反对“崇有”,也反对“贵无”,正是从这种唯心主义的佛教观点出发。绝境:即晋僧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说的“冥神绝境”(见《全晋文》卷一六一),指无思无欲,无所爱惜的一种思想境界。
逮(dài代):到,及。江左:长江下游一带,这里指东晋。
前绪:前代余绪。绪:端绪。
张衡:字平子,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讥世》:张衡的《讥世论》,今不存。
孔融:字文举,汉末作家。《孝廉》:孔融的《孝廉论》今不存。
穷:尽,极力。有数:和下句“无形”相对,指具体的、有形的。《礼记·表记》:“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疏:“仁有数者,行仁之道有度数多少也。……言仁有数,则义亦有数;义有长短小大,则仁亦有长短小大,互言之也。”
无形:指抽象的。
迹坚:《太平御览》卷五九五作“钻坚”,译文据“钻坚”,即攻坚之意。
4钩深:《周易·系辞上》中有“钩深致远”的说法,疏曰:“物在深处,能钩取之。”钩:取。
筌(quán全)蹄:指工具。筌:捕鱼的竹笼。蹄:捕兔的器具。
权衡:衡量,评价。权:秤锤。衡:秤杆。
弥缝:补合,这里指论述组织严密。隙:孔穴,漏洞。
析:破木。薪:木柴。
理:指木柴的纹理。
斤:斧子。
辨:同“辩”,指巧于言辞。
检迹:考察实际。如:《太平御览》卷五九五作“知”,译文据“知”字。
“唯君子”句:这是借用《周易·同人》中的彖(tuàn团去)辞:“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孔颖达疏:“唯君子之人于同(团聚)人之时,能以正道能达天下之志。”刘勰借指论者应以正当的道理说服天下的人。
杂:碎杂,指注释文字不是一个整体。
总会是同:刘勰认为分散零碎的注释文字,会总起来也和论文相同。
秦延君:名恭,西汉学者。尧典:《尚书》中有《尧典》篇,这里是指作为篇名的“尧典”二字。
十余万字:汉代桓谭在《新论》中说:“秦近(“延”字之误)君能说《尧典》,篇目两字之说,至十余万言。”(见《汉书·艺文志》注引)
朱普:字公文,西汉学者。
三十万言:《后汉书·桓郁传》中说,桓荣(郁父)所受朱普对《尚书》的解说是四十万言。
通人:通达古今的学者。
章句:解释经典的章节句读。
毛公:指毛亨,西汉学者,相传他曾注解《诗经》。训:解释文字意义。《诗》:指《诗经》。
安国:指孔安国,字子国,西汉学者。曾给《尚书》作注。不过刘勰所看到的孔传《尚书》是后人伪托的。《书》:指《尚书》。
郑君:指郑玄,字康成,东汉经学家。《礼》:这里指《周礼》、《仪礼》、《礼记》。
要约:简练。
式:法式,模范。
兑(duì对):《周易》中六十四卦之一。《周易·说卦》中说:“兑……为口舌。”意为“兑”是口舌的象征。
咨:当作“资”,凭借的意思。怿(yì意):喜悦。
舜惊谗说:《尚书·舜典》中说,因为谗言太多,舜深感惊震。谗:毁害好人的话。
伊尹:名挚,商初的政治家。论味:《吕氏春秋·本味》中讲到,伊尹曾用烹调方法作比喻,启发商汤治好国家。隆:兴盛。
太公:即吕望,周代开国功臣。辨钓:传为吕望所写《六韬·文师》篇讲到,吕望曾用钓鱼的道理向周文王比喻治理国家的方法。
烛武:即烛之武,春秋时郑国的大夫。《左传·僖公三十年》载,在晋国和奏国围困郑国的时候,郑文公派烛之武去说服秦穆公,不要消灭郑国。纾(shū书):解除。
端木:指孔子的学生子贡,姓端木,名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春秋时齐国田常(《左传》作陈恒)出兵攻打鲁国,子贡前往说服田常转攻吴国,保全了鲁国。
暨(jì计):及,到。
辨士:指战国时游说各国的策士。云踊:即云涌。《史通·言语》:“战国虎争,驰说云涌。”
从(zòng纵)横:战国时期两种对立的斗争策略。苏秦主张联合六国抗秦,叫做“合纵”;张仪主张各国与秦和好,叫做“连横”。从:同纵。
《转丸》:《鬼谷子》中的一篇,已佚。
《飞钳》:《鬼谷子》中的一篇,陶宏景注:“飞,谓作声誉以飞扬之;钳,谓牵持缄束令不得脱也。”《转丸》和《飞钳》在这里均指辩说的方法技巧。
九鼎:传为夏禹所铸(见《史记·封禅书》)。《史记·平原君列传》载:平原君赵胜说:“毛先生(赵胜门客毛遂)一至楚,而使赵(国)重于九鼎大吕(大钟),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六印磊落:蔡邕《释海》:“连衡者六印磊落。”(《全后汉文》卷七十三)六印:苏秦曾佩六国相印。磊落:指相印众多的样子。
五都:《史记·张仪列传》载,“秦惠王封仪五邑”。隐赈(zhèn震):即殷轸,富足的意思。
楚:楚霸王项羽。
弭(mǐ米)节:停止不前,弭:止,息。
郦(lì力)君:指郦食其(yìjī意机),汉初说客。《史记·郦食其列传》说:“郦生常为说客,驰使诸侯。”后来说服齐王田广归汉,田广已撤掉拒汉守兵,适逢汉将韩信为争功而袭齐,田广以为郦食其与韩信通谋,使用汤锅煮死郦食其。镬(huò或):锅,这里指镬烹,古代一种酷刑。
蒯(kuǎi快上)子:指蒯通,汉初辩士。曾劝韩信背叛刘邦,刘邦抓到蒯通时,打算烹杀他,后又放了。
陆贾:汉初辩士。籍甚:盛多,这里指声名之盛。
张释:即张释之,字季,西汉文帝时的官吏。傅会:《汉书·爰盎(àng昂去)传赞》:“盎虽不好学,亦善傅会。”注:“张晏曰:因宜傅著会合之。”傅:亦作“附”。这里指依附时事的言辞。《史记·张释之列传》说。张释之做官十年未得升迁,后见文帝,“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
杜钦:字子夏,西汉大将军王凤的幕僚。《汉书·杜周传(附钦)》中说,杜钦常常说服王凤用其策谋而“补过将美”。《全汉文》卷三十一辑其《说王凤》等八篇。
楼护:字君卿,西汉末年辩士。《汉书·游侠传》说他“为人短小精辩”,当时长安有“楼君卿唇舌”之称。
颉颃(xiéhàng斜杭):鸟飞上下的样子。万乘:指帝王。
抵嘘:即诋(dǐ底)戏,挖苦、嘲笑的意思。公卿:封建社会的高级官吏。
溯洄(sùhuí素回):逆流而上。
抚会:顺着时机。抚:循。会:运会,际会。范文澜注:“犹言合机。”即下文所说“顺情入机”。
弛张:松弛和紧张,指陈说的缓和与紧凑。
缓颊(jiá家阳平):婉言陈说的意思。颊:脸的两旁。
刀笔:古代书写在竹简上,用笔写,用刀削误。这里指书写,即下面说的“上书”。
范雎(jū居):字叔,战国时辩士。他由魏国潜逃到秦国,但秦昭王长期不见他。范雎作《献书昭王》(载《战国策·秦策三》),秦昭王才召见并开始重用他。
李斯:秦代政治家,止逐客:有人向秦始皇建议驱逐外来政客,李斯作《上秦始皇书》(即《谏逐客书》)谏阻。书载《史记·李斯列传》。
烦情:当作“顺情”。机:时机。本书《总术》篇说:“因时顺机。”
务:机务,要务。
批:触。逆鳞:相传龙的喉下有逆鳞,触动了它就要杀人。这里比喻向帝王进言的危险之处。《韩非子·说难》中说:“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触)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枢(shū梳):门窗的转轴,这里比喻关键性的东西。
贞:正。
契:投合。
谲(jué决):欺骗。
披肝胆:表示至诚。
文敏:文思敏锐。济:成。
陆氏:指西晋陆机,这里指他在《文赋》中对“说”的解释。炜晔(wěiyè委夜):光彩鲜明。诳(kuáng狂):欺骗。
致远方寸:即上面所说“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的意思。方寸:心。
阴阳:天地间的阴阳之气,这里指前面所说“追于无形”的抽象道理。贰:疑惑。
靡:无。遁:隐避。以上两句都是喻指论说文的效力。
呼吸:一呼一吸之间,指时间的短暂。沮(jǔ举)劝:《韩非子·八经》:“明诽誉以劝沮。”劝沮或沮劝,都是勉励和阻止的意思。这里也是指论说文的效果。
-
暂无!
文心雕龙 · 论说赏析
本篇分两大部分:前两段讲“论”,后两段讲“说”。第一段说明“论”的概念、类别及其从先秦到魏晋时期的发展概况;第二段讲“论”的基本要求,附论注释文和“论体”的同异。把注释一概归入论体,是很勉强的,不过古代某些经传既独立成书,也表达了著者系统的学术见解,和一般学术论著有一定的共同之处;第三段讲“说”的含义和发展概况;第四段讲“说”的基本要求。
刘勰对论、说文的论述,除以“述圣通经”为“论家之正体”,表现了他浓厚的尊儒思想外,在涉及魏晋期间“崇有”、“贵无”之争时,还搬出了佛教的“般若之绝境”,这并非概念上的偶然借用,而是在“有”与“无”这场大论战中,作为佛教徒的刘勰对这个重要问题的论断。这对我们全面研究刘勰的文学思想是值得注意的。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刘勰“博通经论”(《梁书·刘勰传》),对《文心雕龙》全书理论体系的建立是有关的,而对古代论说文的总结,也提出一些可取的意见。如认为议论文要“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提倡能“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的论文;强调“辨正然否”,反对讲歪道理而主张以理服人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以“悦”解“说”,要求“说”必须使人“悦怿”。这既抓住先秦辩论家善用寓言服人的特点,也是汉魏以后的杂说所继承的精华。刘勰一再肯定“动言中务”、“喻巧而理至”的辩说,对总结和发扬古代“说”体的文学特点,是有一定意义的。
-
暂无!
刘勰,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