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纳兰性德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忆王孙 · 西风一夜剪芭蕉】

纳兰性德 - []

西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

【忆王孙 · 西风一夜剪芭蕉】翻译文

晚上颳了一夜西,今起来一看,芭蕉都凋残了。在这萧瑟的清秋,眼的芳菲消歇,怎能不备感寂寞寥落?一壶浊固然可以勉强浇愁、暂时解忧。然而这愁情似江潮般滚滚而来且绵绵不绝,又岂能解怀,唯有用读《离骚》来抒发愁思了。

网友完善【忆王孙 · 西风一夜剪芭蕉】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忆王孙 · 西风一夜剪芭蕉】拼音版/注音版

yì wáng sūn xī fēng yī yè jiǎn bā jiāo。

忆王孙 · 西风一夜剪芭蕉。

nà lán xìng dé。

纳兰性德。

xī fēng yī yè jiǎn bā jiāo,

西风一夜剪芭蕉,

juàn yǎn jīng qiū nài jì liáo qiáng bǎ xīn qíng fù zhuó láo。

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

dú lí sāo。

读《离骚》。

chóu shì xiāng jiāng rì yè cháo。

愁似湘江日夜潮。

【忆王孙 · 西风一夜剪芭蕉】注释

忆王孙:词牌名。又名《独脚令》、《忆王》、《怨王孙》、《画娥眉》、《阑干万里心》、《豆叶黄》等。单调,共五句,三十一字,通压平声韵。

剪:削除,使凋败之意。

倦眼经秋耐寂寥:一作“眼芳菲总寂寥”。

心情:心事。

浊醪(láo):即浊

愁似湘江:一作“洗尽秋江”。

网友完善【忆王孙 · 西风一夜剪芭蕉】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忆王孙 · 西风一夜剪芭蕉】评析

《忆王孙·西一夜剪芭蕉》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此词开头描写寂寥萧索的秋景,然后写饮浊读古诗以抒发心中的愁怨。全词格调蕴藉清雅,情感悲愤愁闷,篇幅虽,然愁绪中隐有郁勃之气。

清初三藩之乱(1673—1681年)期间,一向文质彬彬的纳兰性德居然请求到前线去冲锋陷阵,立志报国,结果是一而再再而三去上疏,都被康熙帝驳了回来。当时,朝廷和吴三桂的兵马正处于对峙中,西线战场上,清军处于守势。康熙舍不得将纳兰送到前线送,有更重要的任命。纳兰这边,反应是失望。据考证,这首《忆王孙》就是纳兰上疏不成后写的。

网友完善【忆王孙 · 西风一夜剪芭蕉】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忆王孙 · 西风一夜剪芭蕉】赏析

“西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总寂寥?”开头“倦眼”两字点明已是深夜。在一个秋萧瑟的夜晚,精神极度苦闷的容若愁眉不展,一夜未眠,只听得窗外秋吹打芭蕉的萧萧声。西凌厉而无情,不但剪落了芭蕉叶,还令夏日里残留的草尽数凋零。芭蕉在词人笔下,向来表达的是孤独忧愁,尤其是离情别绪。对黄昏雨夜,李易安在一阕《添字采桑子》里写:“窗前谁种芭蕉树,阴中庭。阴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李易安在词中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她对着芭蕉愁绪悱恻低徊。同样的芭蕉,吴文英在《唐多令》里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容若也写芭蕉,他的《临江仙》里有“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细雨淅沥,滴答在芭蕉上,声声使人愁。

“强把心情付浊醪。”容若有一颗善感的心,对此情此景,他是心愁绪,然而这份愁绪无处排遣,他只有强压住内心的痛苦,借消愁。“强”字道破此中真意。借浇愁,是常人之举,更是文人之道。豪放不过李太白的“人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黄庭坚的“浮只合樽前老,安道”,豪放中又多了几分苍凉。容若取来一壶浊,对窗独饮,将无限的寂寥倒进杯中,化作无奈一饮而尽,他想借一浇心头块垒。借消愁愁更愁,只是这愁绪,却并非全是闲愁。

“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后,容若随手拿起一本《离骚》,漫目读去,字字尽愁语,篇篇有千结。容若胸怀下,书意气,挥斥方遒,有志报国却立功无门。三藩之乱未得平叛,容若心中的愁闷,日夜奔腾不息的湘江般澎湃。《世说新语·任诞二十三》里有“王孝伯曰:‘名士不必须奇才,痛饮,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魏晋名士多狂傲不羁,容若也有说自己是“德也狂耳”,可见他对魏晋名士度是心向往。闻一多在西南联大开楚辞课时的开场白就是,“痛饮,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楚辞·离骚》中有“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愁,更是痛苦,印证了前句“强把心情付浊醪”。以浇胸中之块垒,以诗抒心中之抱负。写至此,此首抒发悲愤之意已出。

“愁似湘江日夜潮。”此句是对前文的注解。屈原的《离骚》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而容若此刻心情,有一种同屈原般的忧国忧民的惆怅,却又无法言说。他写过诗:“平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纳兰是八旗子弟,血管中流的是与俱来的血性。欲驰骋疆场报国有心,却立功无门,只能被束缚在朝堂之上,銮驾之前,男儿的英雄志得不到伸展,只能将一腔英雄泪融入一壶浊,化入一阕清词中。

全词只三十一字,而其中直接间接言及“愁”的,全篇皆是。直接写“愁”的“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愁似湘江日夜潮”,而第一句“西一夜剪芭蕉”虽未直接说出情绪,可也能根据传统,理解到词人正要表达一种愁闷。孔子评论《诗经·周南·关雎》“哀而不伤”,这也似乎成为了后世对于诗歌写情中对抒情进行节制的理论依据。然而纳兰性德这首词明显没有节制抒情。同时,这首词全篇的“愁”体现出细腻的女性化情感的格。西引起人伤时,第一愁;西毁坏芭蕉,第二愁;奋力遣愁,借浇愁愁更愁,第三愁;停杯读《离骚》,所读尽愁,第四愁;悲于人,第五愁。这样的写法,在读者方感受起来,颇为压抑。

此阕小令,虽然小,然愁绪中隐有郁勃之气,与容若其他的一些借浇愁的哀婉之词颇为相异,结句尤有豪迈之气破空而来之感。

这首词在字上可以说是一篇《离骚》微缩版,所表达的意思是众芳芜秽,美人迟暮,借浇愁,心潮翻滚。至于“愁”的内容,翻滚的“心潮”究竟是政治抱负,还是词学抱负,还是性不得抒展的苦闷,或者仅仅是受了一时一事的委屈,这一切,鱼饮,冷暖自知。全词虽可见得一种同屈原般的忧国忧民的惆怅,却仍可见词人一贯的细腻情感,具有一种黯然萧索的韵味。

网友完善【忆王孙 · 西风一夜剪芭蕉】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忆王孙 · 西风一夜剪芭蕉】辑评

现代黄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从这首词看,纳兰性德的情绪相当苦闷。他说自己抵受得住寂寞,这是反话,实际上是说自己在政治上不甘寂寞。因此,才会痛饮熟读《离骚》,才会心潮起伏,思绪汹涌。

网友完善【忆王孙 · 西风一夜剪芭蕉】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纳兰性德 - []

洲正黄旗人,叶赫纳兰氏(明末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饮、楞伽山人。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十二日(西元一六五五年一十九日)。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祖姑孟古哲哲(金台石妹、清太祖妃、清太宗母)。父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母英亲王阿济格(多尔衮兄)女爱新觉罗氏。从祖妹康熙惠妃纳喇氏(金台石曾孙、明珠从弟索尔和女),从曾祖姑表姪胤禔(惠妃纳喇氏子)。康熙十年(西元一六七一年),时十七岁进太学。康熙十一年(西元一六七二年)中举,康熙十二年(西元一六七三年)中会试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忆王孙 · 西风一夜剪芭蕉|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纳兰性德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