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丧第三十五
亲始死,鸡斯徒跣,扱上衽,交手哭。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伤肾干肝焦肺,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夫悲哀在中,故形变于外也,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
三日而敛,在床曰尸,在棺曰柩,动尸举柩,哭踊无数。恻怛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懑气盛,故袒而踊之,所以动体安心下气也。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故曰:「辟踊哭泣,哀以送之。送形而往,迎精而反也。」
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其反哭也,皇皇然若有求而弗得也。故其往送也如慕,其反也如疑。
求而无所得之也,入门而弗见也,上堂又弗见也,入室又弗见也。亡矣丧矣!不可复见矣!故哭泣辟踊,尽哀而止矣。心怅焉怆焉、惚焉忾焉,心绝志悲而已矣。祭之宗庙,以鬼飨之,徼幸复反也。
成圹而归,不敢入处室,居于倚庐,哀亲之在外也;寝苫枕块,哀亲之在土也。故哭泣无时,服勤三年,思慕之心,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
或问曰:「死三日而后敛者,何也?」曰: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复生然,安可得夺而敛之也。故曰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亦益衰矣;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是故圣人为之断决以三日为之礼制也。
或问曰:「冠者不肉袒,何也?」曰:冠,至尊也,不居肉袒之体也,故为之免以代之也。
然则秃者不免,伛者不袒,跛者不踊,非不悲也;身有锢疾,不可以备礼也。故曰:丧礼唯哀为主矣。女子哭泣悲哀,击胸伤心;男子哭泣悲哀,稽颡触地无容,哀之至也。
或问曰:「免者以何为也?」曰:不冠者之所服也。《礼》曰:「童子不缌,唯当室缌。」缌者其免也,当室则免而杖矣。
或问曰:「杖者何也?」曰:竹、桐一也。故为父苴杖--苴杖,竹也;为母削杖--削杖,桐也。
或问曰:「杖者以何为也?」曰:孝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则父在不敢杖矣,尊者在故也;堂上不杖,辟尊者之处也;堂上不趋,示不遽也。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礼义之经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
问丧第三十五翻译文
父母亲刚刚断气,孝子要脱下吉冠,露出发笋和裹髻的帛,光着脚,把深衣前襟的下摆掖在腰带上,双手交替捶着胸口痛哭,那种悲伤万分的心情,那种痛不欲生的心情,真是五内如焚,一点水也喝不进,一口饭也吃不进,一连三天都不生火,所以左右邻居只好熬点糜粥让他喝让他吃。因为内心无限悲哀,所以面色憔悴,形容枯搞;因为痛不欲生,所以不想吃也不想喝,也不讲究穿什么为好。
士在死后三天举行大敛。死人放在床上叫做尸,装进棺材叫做枢。每一次迁动尸体,每一次抬起灵枢,孝子都要尽情地痛哭跺脚。那种万分悲伤的心情,那种痛不欲生的心情,悲哀烦闷,达到了即将爆炸的地步,所以孝子才袒露左臂,跺脚痛哭,以此来安定情绪,使烦闷之气得到发泄。妇人不适合袒露左臂,所以敞开外衣前襟,双手捶胸,两脚一齐跺地,乒乒乓乓,就像筑墙一般,这都是悲哀万分、经》上说:“捶胸跺脚,痛哭流涕痛不欲生的表现啊发出的声音!所以《孝,用悲伤的心情送别死者。”把死者的形骸送到墓地埋葬,把死者的灵魂迎接回来加以安顿。
孝子在往墓地送葬的时候,眼睛瞻望着前方,显出焦急的神情,就像是在追赶死去的亲人而又追赶不上的样子。葬毕哭着返回的时候,孝子的神情仿徨,就好像有什么心事没有了结似的。所以孝子在前往送葬的路上,就像幼儿思慕父母那样哭泣不止;在葬毕返回的路上,又像是担心亲人的神灵不能跟着一道回来而迟疑不前。满腹心事而未曾了结,回到家里,推门一看,却怎么也见不到亲人的影子;上堂再着,还是见不到亲人的影子;进到亲人的住室再看,还是见不到亲人的影子。这样看来,亲人是真正地死了,走了,再也不能相见了!所以哭天嚎地,捶胸跺脚,要把心中的悲哀尽情发泄,只有这样才觉得心中好受点。内心无限的凋怅,无限的悲伤,无限的恍惚,无限的感叹,除了伤心和悲哀以外,,还有什么办法呢!在宗庙中致祭,把亲人当作鬼神来祭飨,也不过是希望亲人的灵魂能够幸而回来罢了。孝子把亲人在墓穴中埋好以后从墓地返回家中,不敢进入自己的寝室居住,而是住在简陋的倚庐里,就是因为哀伤死去的亲人还在荒郊野外;睡在草苫上,拿土块当枕头,就是因为哀伤死去的亲人还身埋土中。所以想起来就哭,没有定时,服丧三年,忧心劳思,曰夜思慕,这反映了孝子心甘情愿的志尚,也是人的感情的真实流露。
有人问道:“人死后三天才入敛,这是为什么呢?”回答是:孝子在父母刚刚去世时,心中悲哀,思想上一下子接受不了,所以趴在尸体上痛哭,就好象是能把父母哭活似的,人们怎么可以不顾及孝子的这点心思而强行马上入敛呢?所尽说,之所以三天以后才入敛,是为了等待死者的复生。三天以后还不复生,那就说明没有复生的希望了,孝子企盼父母复生的信念也逐渐动摇了;而且在这三天之内,有关治丧花费的筹划,入敛衣物的准备,也都‘可以就绪了;远道的亲戚,也可以来到了。所以圣人就根据这种情况做出决断,把死后三天才入敛作为礼制定了下来。
有人问道:“在戴着冠的时候不能袒露左臂,这是什么道理呢?”回答是:冠是至为尊贵的东西,,当一个人赤膀露肉时是不能戴冠的,否则就是对冠的裹读,所以特地制作免来代替冠。这样一来,秃子就不用戴免,驼背的人就不用袒露左臂,瘸子哭时就不用跺脚,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内心就不悲哀,而是因为他们身患瘤疾,没法子完成这些礼节。所以说,丧礼只是以悲哀为主。女子哭泣悲哀,捶胸伤心;男子哭泣悲哀,叩头触地,不注意仪容:这都是极度悲哀的表现。
有人问道:“童子为什么也要戴免呢?”回答说:免是尚未加冠的童子所戴的东西。《仪礼》上说:“童子不为族人有绍麻之亲的人服绍,只有当室的童子才为族人服绍。”童子当室,就要为有练麻之亲的族人服细,服绍就要戴免,甚至还要拄丧杖。
有人间道:“丧杖是用什么做的呢?”回答说:有用竹子做的,有用桐木做的。无论用什么做的,其作用是一样的。所以为父亲用直杖,直杖是用竹子做成的;为母亲用削杖,削杖是用桐木削成的。
有人问道:“孝子在居丧期间为什么要拄丧杖呢?”回答说:孝子由子死去了父母,经常哭泣,不计其数,忧劳勤苦地服丧三年,身体有病,体质很弱,需要用杖来支撑病体。如果父亲健在,就不敢为母亲拄丧杖,这是因为尊者尚健在的缘故;孝子在堂上也不拄丧杖,因为堂上是尊者所在的地方,需要避开。孝子在堂上不应快步行走,以显示从容不迫,否则就容易引起父亲的伤心。这些都是出于孝子的一颗诚心,是人情的真实流露,是合理合情的常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只不过是人情本应如此而已罢了!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问丧第三十五拼音版/注音版
wèn sàng dì sān shí wǔ。
问丧第三十五。
dài shèng。
戴圣。
qīn shǐ sǐ,
亲始死,
jī sī tú xiǎn,
鸡斯徒跣,
xī shàng rèn,
扱上衽,
jiāo shǒu kū。
交手哭。
cè dá zhī xīn,
恻怛之心,
tòng jí zhī yì,
痛疾之意,
shāng shèn gàn gān jiāo fèi,
伤肾干肝焦肺,
shuǐ jiāng bù rù kǒu,
水浆不入口,
sān rì bù jǔ huǒ,
三日不举火,
gù lín lǐ wèi zhī mí zhōu yǐ yǐn shí zhī。
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
fū bēi āi zài zhōng,
夫悲哀在中,
gù xíng biàn yú wài yě,
故形变于外也,
tòng jí zài xīn,
痛疾在心,
gù kǒu bù gān wèi,
故口不甘味,
shēn bù ān měi yě。
身不安美也。
sān rì ér liǎn,
三日而敛,
zài chuáng yuē shī,
在床曰尸,
zài guān yuē jiù,
在棺曰柩,
dòng shī jǔ jiù,
动尸举柩,
kū yǒng wú shù。
哭踊无数。
cè dá zhī xīn,
恻怛之心,
tòng jí zhī yì,
痛疾之意,
bēi āi zhì mèn qì shèng,
悲哀志懑气盛,
gù tǎn ér yǒng zhī,
故袒而踊之,
suǒ yǐ dòng tǐ ān xīn xià qì yě。
所以动体安心下气也。
fù rén bù yí tǎn,
妇人不宜袒,
gù fā xiōng jī xīn jué yǒng,
故发胸击心爵踊,
yīn yīn tián tián,
殷殷田田,
rú huài qiáng rán,
如坏墙然,
bēi āi tòng jí zhī zhì yě。
悲哀痛疾之至也。
gù yuē pì yǒng kū qì,
故曰:「辟踊哭泣,
āi yǐ sòng zhī。
哀以送之。
sòng xíng ér wǎng,
送形而往,
yíng jīng ér fǎn yě。
迎精而反也。
qí wǎng sòng yě,
」 其往送也,
wàng wàng rán jí jí rán rú yǒu zhuī ér fú jí yě qí fǎn kū yě,
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其反哭也,
huáng huáng rán ruò yǒu qiú ér fú de yě。
皇皇然若有求而弗得也。
gù qí wǎng sòng yě rú mù,
故其往送也如慕,
qí fǎn yě rú yí。
其反也如疑。
qiú ér wú suǒ de zhī yě,
求而无所得之也,
rù mén ér fú jiàn yě,
入门而弗见也,
shàng táng yòu fú jiàn yě,
上堂又弗见也,
rù shì yòu fú jiàn yě。
入室又弗见也。
wáng yǐ sàng yǐ bù kě fù jiàn yǐ gù kū qì pì yǒng,
亡矣丧矣!不可复见矣!故哭泣辟踊,
jǐn āi ér zhǐ yǐ。
尽哀而止矣。
xīn chàng yān chuàng yān hū yān kài yān,
心怅焉怆焉、惚焉忾焉,
xīn jué zhì bēi ér yǐ yǐ。
心绝志悲而已矣。
jì zhī zōng miào,
祭之宗庙,
yǐ guǐ xiǎng zhī,
以鬼飨之,
jiǎo xìng fù fǎn yě。
徼幸复反也。
chéng kuàng ér guī,
成圹而归,
bù gǎn rù chù shì,
不敢入处室,
jū yú yǐ lú,
居于倚庐,
āi qīn zhī zài wài yě qǐn shān zhěn kuài,
哀亲之在外也;寝苫枕块,
āi qīn zhī zài tǔ yě。
哀亲之在土也。
gù kū qì wú shí,
故哭泣无时,
fú qín sān nián,
服勤三年,
sī mù zhī xīn,
思慕之心,
xiào zǐ zhī zhì yě,
孝子之志也,
rén qíng zhī shí yě。
人情之实也。
huò wèn yuē sǐ sān rì ér hòu liǎn zhě,
或问曰:「死三日而后敛者,
hé yě yuē xiào zǐ qīn sǐ,
何也?」曰:孝子亲死,
bēi āi zhì mèn,
悲哀志懑,
gù pú fú ér kū zhī,
故匍匐而哭之,
ruò jiāng fù shēng rán,
若将复生然,
ān kě dé duó ér liǎn zhī yě。
安可得夺而敛之也。
gù yuē sān rì ér hòu liǎn zhě,
故曰三日而后敛者,
yǐ qí qí shēng yě sān rì ér bù shēng,
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
yì bù shēng yǐ。
亦不生矣。
xiào zǐ zhī xīn yì yì shuāi yǐ jiā shì zhī jì,
孝子之心亦益衰矣;家室之计,
yī fú zhī jù,
衣服之具,
yì kě yǐ chéng yǐ qīn qī zhī yuǎn zhě,
亦可以成矣;亲戚之远者,
yì kě yǐ zhì yǐ。
亦可以至矣。
shì gù shèng rén wéi zhī duàn jué yǐ sān rì wèi zhī lǐ zhì yě。
是故圣人为之断决以三日为之礼制也。
huò wèn yuē guān zhě bù ròu tǎn,
或问曰:「冠者不肉袒,
hé yě yuē guān,
何也?」曰:冠,
zhì zūn yě,
至尊也,
bù jū ròu tǎn zhī tǐ yě,
不居肉袒之体也,
gù wèi zhī miǎn yǐ dài zhī yě。
故为之免以代之也。
rán zé tū zhě bù miǎn,
然则秃者不免,
yǔ zhě bù tǎn,
伛者不袒,
bǒ zhě bù yǒng,
跛者不踊,
fēi bù bēi yě shēn yǒu gù jí,
非不悲也;身有锢疾,
bù kě yǐ bèi lǐ yě。
不可以备礼也。
gù yuē sāng lǐ wéi āi wéi zhǔ yǐ。
故曰:丧礼唯哀为主矣。
nǚ zǐ kū qì bēi āi,
女子哭泣悲哀,
jī xiōng shāng xīn nán zǐ kū qì bēi āi,
击胸伤心;男子哭泣悲哀,
jī sǎng chù dì wú róng,
稽颡触地无容,
āi zhī zhì yě。
哀之至也。
huò wèn yuē miǎn zhě yǐ hé wéi yě yuē bù guān zhě zhī suǒ fú yě。
或问曰:「免者以何为也?」曰:不冠者之所服也。
lǐ yuē tóng zǐ bù sī,
《礼》曰:「童子不缌,
wéi dāng shì sī。
唯当室缌。
sī zhě qí miǎn yě,
」缌者其免也,
dāng shì zé miǎn ér zhàng yǐ。
当室则免而杖矣。
huò wèn yuē zhàng zhě hé yě yuē zhú tóng yī yě。
或问曰:「杖者何也?」曰:竹、桐一也。
gù wèi fù jū zhàng jū zhàng,
故为父苴杖--苴杖,
zhú yě wèi mǔ xuē zhàng xuē zhàng,
竹也;为母削杖--削杖,
tóng yě。
桐也。
huò wèn yuē zhàng zhě yǐ hé wéi yě yuē xiào zǐ sàng qīn,
或问曰:「杖者以何为也?」曰:孝子丧亲,
kū qì wú shù,
哭泣无数,
fú qín sān nián,
服勤三年,
shēn bìng tǐ léi,
身病体羸,
yǐ zhàng fú bìng yě。
以杖扶病也。
zé fù zài bù gǎn zhàng yǐ,
则父在不敢杖矣,
zūn zhě zài gù yě táng shàng bù zhàng,
尊者在故也;堂上不杖,
pì zūn zhě zhī chù yě táng shàng bù qū,
辟尊者之处也;堂上不趋,
shì bù jù yě。
示不遽也。
cǐ xiào zǐ zhī zhì yě,
此孝子之志也,
rén qíng zhī shí yě,
人情之实也,
lǐ yì zhī jīng yě,
礼义之经也,
fēi cóng tiān jiàng yě,
非从天降也,
fēi cóng dì chū yě,
非从地出也,
rén qíng ér yǐ yǐ。
人情而已矣。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西汉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世称小戴,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成书于汉建初七年(公元80年)。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